为缓解气候变化引起的水资源短缺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滴灌作为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在世界上大多数干旱半干旱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在持续上千年的畦灌技术逐渐被滴灌替代的背景下,有必要厘清滴灌技术的应用对农田水热传输及作物生长过程的影响机制,揭示滴灌对作物水分生产力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滴灌技术提供科学基础。
本书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春小麦为研究对象,于2017一2020年基于波文比能量平衡系统对节水滴灌和传统畦灌条件下的田间水热通量开展了长期连续的同步对比监测,结合人工地面监测,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灌溉条件下麦田水量平衡、辐射平衡、能量平衡过程及作物生长过程的差异,揭示了滴灌对小麦产量及水分生产力的提升机制,创新性地揭示了滴灌的地表增温、生长加速、光合午休作用减弱、收获指数增加等效应。并基于SWAP模型对滴灌和畦灌条件下的小麦灌溉制度进行了优化。
本书主要内容为滴灌和畦灌技术对春小麦水热通量及生长影响机制的研究,可作为研究滴灌节水高产增效机制和推广小麦节水技术的参考用书。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农田水热传输观测技术研究进展
1.2.2不同灌溉条件下农田水热传输机制研究进展
1.2.3灌溉方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1.2.4灌溉制度优化研究进展
1.2.5仍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
第2章试验方案与研究方法
2.1试验区概况
2.2田间试验设计
2.3观测项目及方法
2.3.1通量指标
2.3.2田间温湿度
2.3.3土壤蒸发
2.3.4叶片生长指标
2.3.5根系生长指标
2.3.6其他作物生长指标
2.3.7其他气象指标
2.4仪器原理与数据处理
2.4.1波文比能量平衡法
2.4.2数据处理
2.5统计与模型评价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