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当代西方杰出批评家莫里斯·迪克斯坦关于美国大萧条文化史的研究力作。作者集中分析了文化艺术的影响,从史诗般的电影到滑稽古怪的戏剧,从优雅的舞曲到受到大众追捧的摇滚乐,从装饰派的设计到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作者以抒情的方式展示了特定时期的艺术是如何融入社会,如何宣泄痛苦与焦虑,如何呼唤希望与乐观的。迪克斯坦认为,大萧条时期的文化并不仅仅是逃避现实的神话,他集中精力研究了艺术的活力,提出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设计等艺术的世界,为现实世界保留了一种光芒,成为人们抵御社会苦难的堡垒。本书获评《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2009年度好书。
序言
第一章绪论:大萧条文化
第一部分 发现贫困
第二章 廉租公寓与世界:移民生活
第三章 饥饿大军
第四章 乡村与城市
第五章 诗人的艰难时世
第六章 黑女孩与土生子
第二部 分成功与失败
第七章 美国梦之外
第八章 好莱坞的代价
第九章 1930年代的最后一部电影:有一种成功叫失败
第三部 分优雅文化
第十章 幻想、优雅和流动性:1930年代的梦想生活
......
莫里斯·迪克斯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耶鲁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纽约城市大学女王学院和研究生院英语教授。著作还有《双重间谍:批评家与社会》《途中的镜子:文学与现实世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