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文化传播符号学论纲
收藏
评价
文化传播符号学论纲
商品编号:7935766
ISBN:9787030789075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 胡易容著
出版日期:2024-06-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G0
页数:294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40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84.48 (6.6折)
原价:¥12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主要进行符号再现经验世界、符号再现社会化与文化符号学体系的建构研究,研究当今文化高度符号化的原因、文化符号运作的多种表现和深层规律,目的是建立一个兼具抽象性和适用性的文化符号学理论。本书通过循序渐进的逻辑,试图构建起一个文化发生、发展、传播、解析的尽可能完整体系。这一理论体系面向的对象是当今中国文化正在经历的剧大变化中最显著的几个方面,包括媒介技术剧变下造成的信使社会的赛博文化、消费社会转进中的泛艺术产业文化、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关系重构下的生态文化、球化冲击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四个方面是当今文化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尤其突出且具有解释迫切性的关键方面。
“当代中国文化符号学研究丛书”序 i
序一:走下象牙塔的梯级(赵毅衡) v
序二:集结到巴别塔下(陈力丹) vii
引言 1
第一章 传播符号学:一种意义形式 3
第一节 “传播”的意义论考释 3
第二节 传播研究的符号学范式 16
第三节 传播符号学与中国话语 31
第二章 传播符号学的理论资源 49
第一节 “元传播”的语用学与神经控制论思想谱系 49
第二节 符号形象学的文学理论溯源 63
第三节 符号、信息与意义世界的哲学基础 78
第三章 传播符号的意义认知机制 95
第一节 符号认知基础单元:符印 95
第二节 符号认知升级:“镜像” 107
第三节 符号意义的社会化机制:象征 120
第四章 传播符号对意义距离的跨越 133
第一节 跨越深时间的传播思想实验:核符号学 134
第二节 跨语际传播:“完美符号” 152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的阐释域 161
第五章 赛博时代符号意义离散与回归 176
第一节 信息碎片化与符号“宏文本” 176
第二节 “后真相”时代的“意义契约” 188
第三节 “数字人文”的符号学观照 202
第六章 中华文化符号传播之思 214
第一节 以“沉默”实现传播的“讳”文化 214
第二节 以“符号空无”营造“意”“境” 228
第三节 中华文化生态系统的符号书写 240
主要参考文献 253
附录:术语表 266
后记 275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