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经典散文四十余篇,内容着眼于先生关于读书治学、立行立德、做人处世等诸多方面的人生经验与哲思。语言如话家常,娓娓道来,却又引人深思。 从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到享誉中外的著名学者,先生的为人、为学之道为青少年树立了一个积极励志的榜样,给他们以正面的价值引导和深刻的成长启迪。
第一辑惜寸阴
一寸光阴不可轻/3
时间/6
希望在你们身上/10
黎明前的北京/12
莫让时间再怕东方人/14
人的一生是一个学习过程/16
第二辑攀书山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21
开卷有益/24
就像人每天必须吃饭一样/26
坐拥书城意未足/29
藏书与读书/31
多读一点中外文学作品/33
十年回顾/36
推荐十种书/43
第三辑渡学海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49
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51
《糖史》/53
我和外国语言/57
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74
我在小学和中学的写作经历/77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87
第四辑有所为
有为有不为/95
公德/97
谈孝/102
谈礼貌/104
文字之国/106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108
在德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113
第五辑有所思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117
中国青年与现代文明/120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25
漫谈消费/135
一个值得担忧的现象——再论包装/139
漫谈出国/141
对广告的逆反心理/143
第六辑有所得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149
做人与处世/151
论朋友/153
我害怕“天才”/156
三辞桂冠/158
牵就与适应/161
缘分与命运/163
八十述怀/165
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学术著作有《糖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印度简史》《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等,翻译作品有《罗摩衍那》《五卷书》等,散文随笔有《月是故乡明》《留德十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