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13章,第1章分析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6章围绕区域尺度分别重点介绍地下水脆弱性、土壤污染与工业企业空间相关关系、土壤重金属污染贡献因子识别、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区划分、在产企业空间布局调整有关技术和方法。第7~11章围绕地块尺度分别介绍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地下水污染动态风险评价、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诊断智能预测、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方案推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管理有关方法、模型、系统和策略。第12章介绍场地污染风险管控可视化决策支持有关平台。第13章总结书中主要结论,提出大数据驱动场地污染协同防治的未来展望。
前言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4
1.3 科学问题识别15
第2章 区域地下水脆弱性分析22
2.1 材料与方法22
2.2 结果与讨论28
2.3 小结34
第3章 区域土壤污染与工业企业空间相关关系分析37
3.1 材料与方法38
3.2 结果与讨论42
3.3 小结48
第4章 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贡献因子识别51
4.1 材料与方法52
4.2 结果与讨论56
4.3 小结68
第5章 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区划分71
5.1 材料与方法72
5.2 结果与讨论79
5.3 小结89
第6章 区域在产企业空间布局调整92
6.1 材料与方法92
6.2 结果与讨论100
6.3 小结109
第7章 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111
7.1 材料与方法111
7.2 结果与讨论118
7.3 小结125
第8章 场地地下水污染动态风险评价127
8.1 材料与方法127
8.2 结果与讨论132
8.3 小结138
第9章 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诊断智能预测140
9.1 材料与方法140
9.2 结果与讨论146
9.3 小结168
第10章 场地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方案推荐系统构建170
10.1 材料与方法170
10.2 结果与讨论174
10.3 小结180
第11章 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管理策略181
11.1 材料与方法181
11.2 结果与讨论183
11.3 小结196
第12章 场地污染风险管控可视化决策支持198
12.1 材料与方法198
12.2 结果与讨论203
12.3 小结214
第13章 结论与展望216
13.1 结论216
13.2 展望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