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杂交育种》以白杨派内种或者杂种作为亲本,切枝水培杂交获得以毛白杨为母本的杂交子代。同时对实验室前期杂交所获白杨派内杂种苗木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多表型性状综合评价,对无性系进行光合特性、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辅助评价,同时利用SSR分子标记的手段对无性系进行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距离分析,将常规杂交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提高育种效率,为杨树无性系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暂无
赵曦阳1981年生,博士,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白桦、杨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及利用。主持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子课题白桦优树选择及种子园营建技术、863项目子课题落叶松木材相关候选基因SNP的开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小黑杨多倍体杂种无性系苗期综合评价和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项目生长动态的表型可塑性模型及在杨树栽培中的应用等课题。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杨树新品种保护权1 3项(毅杨系列)。
邬荣领1964年生,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计算生物学中心主任。在遗传学的统计模型构建方面取得显著的学术成就,在国际上首创功能作图理论,并将之应用到生物学多个不同领域,同时针对林木复杂的生物学特性发展了一批遗传图谱构建、连锁与连锁不平衡联合分析、多倍体连锁分析与0TL定位、早期选择等重要模型。至今已经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涉及遗传、统计、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出版专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