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为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且为后世开辟了一条熔历史与民间传说于一炉、集民间艺人与文人智慧于一体、内容则亦实亦虚的创作道路,成为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侠义公案小说乃至神魔小说效法的楷模,因而,它不仅是我国的文学名著,而且突破国界,成为世界文学名著。本书目前市场上多为校点本及简注本,但《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小说,毕竟涉及诸如历史人物、地理、典章、官职等等诸多知识领域,对于当今一般读者仍是一个不小的障碍。
《三国演义 校注本 上》
《三国演义 校注本 下》
裴效维,1938年11月生,山西榆社人,1958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杨晦、游国恩、王力、林庚、吴组缃、王瑶、吴小如等名师受教。卒业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逐步晋升为研究员。发表学术文章约70篇计70余万字;出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武林旧事选注》、《红楼梦校注》、《三国演义校注》等;合著有《二十世纪近代文学研 究》(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近代文学百题》、《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八卷本《中国文学大辞典》、(获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二等 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资料篇目索引》(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