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绍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噪声、振动、放射性、电磁、热、光等物理性污染的基本概念、原理,阐明了这些物理性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和影响,重点论述了物理性污染的测量、评价及控制技术,还简要介绍了物理性污染研究的试验方法及人们对物理性污染利用方面的科研动态。本书完善了物理性污染防治的学科体系,内容全面,不仅注重理论基础,而且注重技术实用性,数据、图表丰富,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应用价值,适于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绪论
第一节物理环境与环境物理性污染
一、天然物理环境
二、人工物理环境
三、物理性污染的特点
四、物理性污染的防治原则
第二节环境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环境物理学的产生
二、环境物理学的学科体系
三、环境物理学的现状和发展
四、环境物理学与化学学科的融合发展
第一章噪声污染控制
第一节概述
一、声音及其物理特性
二、噪声、噪声源的种类及特点
第二节噪声的物理度量
一、声功率、声强、声压
二、声强级、声压级、声功率级
三、声压级计算原理和方法
四、频谱与频谱分析
……
张宝杰,肇庆学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黑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长期从事环境保护教学、科研与科研管理工作,现在肇庆学院工作。共承担及主要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14篇,主编著作6本,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得2项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曾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规划分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环境规划领军人才梯队学科带头人、2016年江苏省盐城市“515”领军人才梯队学科带头人、2017年江苏省“双创”领军人才梯队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