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环加勒比海的地区史。全书讲述了从哥伦布航海发现到2000年遭遇卡特里娜飓风大约五百年间加勒比海地区的历史。全书以飓风为切入点,关注风暴与政治事件、宗教信仰、福利和慈善救济组织等之间的相互作用。本书关注的重点并非飓风本身,而是飓风如何塑造人们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以及大加勒比海地区的社会和政治模式又如何影响了风暴造成的后果。本书揭示了对慈善机构、社区和政府职能的态度转变如何改变国家和民众应对自然灾害的方式,也揭示了政治和思想变革如何塑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看法:人类逐渐认识到,人类对于环境本应负有一定责任,而自然现象正是构成环境的一部分。
序言
致谢
第一章 西班牙海中的风暴与众神
风神
早期欧洲人的观察
第二章忧郁的时刻:殖民世界的飓风
与风共存
西班牙帝国的对手
第三章战争、改革与灾难
研究风暴与计算损失
重商主义与灾难
世纪末的气候挑战
1780年的“大飓风”和其他飓风
第四章灾害、奴隶制、社区与革命
变革时代的气候应对之策
灾难共同体
政府与天意(天命)
1831年的大飓风
……
作者简介:
斯图尔特·B.施瓦茨,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 George Burton Adams讲席教授; 耶鲁大学拉美和伊比利亚研究委员会主席;巴西和欧洲殖民史研究专家。
译者简介:
左晓园,外交学院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中国外交史学会理事,出版学术译著三部(80万字)、著作四部(合著),在《历史教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国新闻周刊》《今日中国》《中国社会科学报》《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时评、译文约20篇,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