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已不复古典之貌,但“现代中国”就是中国当下的模样吗?古典中国如何演化为现代中国?中国进入“现代”会遵循一种通用的演化路径,还是会变成一个相当特殊的例外?如果是例外,它又是如何发生的,它是否不可避免? 围绕上述疑问与困惑,作者与十七位中外历史学者探讨了晚清以来的“现代”之路,从不同视角、不同立场重新审视“古今之变”,思考中国的过去、当下与未来。 这些话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反复讨论,本书也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但在充斥着悖论和扭曲的时代,在沉重历史包袱和美丽新世界的缠绕下,这些饱含关怀与忧思的访谈必将启发人们越过光怪陆离的表象,抵达更真实的历史与现实。         
         
             
             第一章许宏 | 中国“文明”从没有自外于世界1
第二章赵鼎新 | “儒法国家”的形成27
第三章许纪霖 | 我们依然处在古代中国的延长线上45
第四章佐藤慎一 | 转换世界图景的清末启蒙者67
第五章杨奎松 | 中国革命,从温和到激进的转变81
第六章谢泳 | 对国家的迷恋,知识分子的百年际遇101
第七章狭间直树 |中日之间的“亚洲主义”119
第八章张鸣 | 如何“重写”中国近代史139
第九章黄克武 | 历史变化背后的“思想结构”155
第十章高全喜 | 启蒙的挫折——被遮蔽的新文化运动175
第十一章施耐德 | 那些中国现代化中的“落伍者”197
第十二章罗新 | 边缘人和被驯化的历史211
第十三章卢汉超 | 理解中国社会的底层视角235
第十四章章清 | 从“知识转型”重审近代中国253
第十五章马勇 | 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的展开287
第十六章梁治平 | 我们必须直面“文明”的死亡和再生311
第十七章葛兆光 | 未来会如何看待我们这个时代339
后记371
         
         
             
             李礼,历史学者,博士,曾任多家媒体主编,《东方历史评论》《历史学人》执行主编。著有《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1872—1912)》《求变者:回首与重访》等,编著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