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植物功能性状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历史,梳理了植物功能性状的指标体系及其主要分类、制定了适用于植物功能性状的野外调查样地设置规范,以及植物不同器官的样品采集和测量技术规范。同时,本书原创性提出概念体系,如植物群落功能性状、生态系统功能性状、植物功能性状网络、基于功能性状的生产力预测框架等,实现了植物功能性状在复杂生态系统中的多维度拓展(单性状–多性状、单器官–多器官、单物种–多物种),形成了通过植物功能性状探究群落维持机制和生态系统功能优化机制的新思路,构建了以功能性状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和整合生态学研究的新理论框架。
本书可供林学、生态学、地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前言
第一篇 植物功能性状研究进展与测定技术规范总论
第1章 植物功能性状研究的历史、演化与发展趋势3
1.1性状的起源与发展4
1.2文献计量学下的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进展7
1.3植物功能性状的主要研究进展9
1.4植物功能性状数据库的发展过程与方向14
1.5植物功能性状研究的潜在新生长点17
1.6小结26
参考文献27
第2章 植物功能性状的指标体系及其分类32
2.1植物功能性状概念的发展历程与范畴33
2.2植物功能性状指标的常用分类34
2.3按不同器官的植物功能性状分类37
2.4主要植物功能性状的生态意义40
2.5小结44
参考文献44
第3章 植物功能性状研究配套的野外群落结构调查规范47
3.1植物功能性状野外调查样地的主要布设方式49
3.2生态系统野外样地设置、群落结构调查与功能性状样品采集55
3.3中国生态系统植物功能性状数据库(China_Traits)及其特色66
3.4小结68
参考文献69
第二篇 植物功能性状测定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