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华传统典籍外译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文化和典籍的关系。第二章至第五章从中西文化交流视角考察了典籍外译的各个阶段:中西早期文化交流主要停留在器物层面,典籍并未出席;大航海拉开了全球化的初幕,来华传教士开始零星翻译典籍;及至19世纪,新教传教士大量译介典籍;之后中国学者开始西译典籍。第六章、第七章对典籍翻译研究从翻译内部和翻译外部两个维度进行了梳理与述评。第八章基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对典籍翻译实践与研究进行了分析。
第一章文化与典籍概述
第一节文化的源起、分类及特征
第二节典籍定义及其分类
第三节典籍中儒学的文化观
第四节典籍外译的意义
第二章典籍“缺席”的中西早期文化交流
第一节“大秦国”与“赛里斯”
第二节“赛里斯”的形象学视角分析
第三节《马可·波罗游记》及其影响
第三章16-18世纪传教士外译中国典籍
第一节地理大发现背景下传教士人华
第二节文化交流观照下的利玛窦评价
第三节传教士与典籍西传
第四节欧洲的“中国风”
第五节中国对欧洲的认识
第四章19-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典籍西传
第一节鸦片战争背景下新教传教士译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