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引进自Springer出版社,是一部全面介绍神经性疼痛的发病机制的经典著作。全书共两篇13章,详细阐述了关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致病性起源,介绍了目前已知的神经病变的分子基础,并给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具体、更有效的改善疼痛的治疗方案。本书内容全面,实用性强,既可作为更好地指导基础研究人员研究神经病变特定分子机制的一般资源,又可指导临床疼痛科医生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理解,并提供更具体、更有效的操作。
上篇急性疼痛慢性化的机制
第1章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一、慢性化机制
二、临床考虑因素
三、治疗相关研究
第2章蛋白激酶C与急性疼痛慢性化
一、蛋白激酶家族
二、蛋白激酶亚型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展
三、蛋白激酶C与新的治疗干预措施
第3章肿瘤坏死因子-α与急性疼痛慢性化
一、人工设计的受体只被人工设计的药物激活
二、T-box转录因子
三、肿瘤坏死因子-α靶向治疗
四、基于植物的肿瘤坏死因子-α靶向治疗
五、复合肿瘤坏死因子-α靶向治疗
六、小胶质细胞的操控
第4章河豚毒素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一、作用机制
……
原著者:Daryl I. Smith,医学博士,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与口腔科学院麻醉学学系副教授,急性疼痛部门主管,在执行周围阻滞和神经轴向麻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Hai Tran,医学博士,罗彻斯特大学麻醉学和疼痛管理系儿科疼痛科、成人急性疼痛科、儿科麻醉学助理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肌病、恶性热疗和复杂综合征气道管理。主译:俞卫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会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第九届麻醉学委员会主任委员。范颖晖,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疼痛科主任,美国克利夫兰医院疼痛科访问学者。高坡,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麻醉药理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一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