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循证医学和神经科逻辑思维方式,从症候神经定位中提供一种临床推理过程,又可以按照临床遇到的最突出症状和检得的重要体征,按图索骥地搜索出一系列比较可靠的定位方向,通过主要症状和体征即症候,进行树状定向和链式神经定位的搜索,经过著者临床中实践验证,再总结归纳,在理论层面进行创新性的中西医结合尝试。
本书参考国内外相关专著和期刊论著,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实验技术、治疗学、预防学等方面对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症候定位诊断进行阐述,兼顾少见病和疑难病,并补充一些新概念。本书首先论述了中西医医学神经内科定位的历史﹑思维的碰撞和重构。继而以临床常见症状或重要特殊的体征为体例,以症候为推手,开展中西医结合探讨,运用现代神经病学的科学知识,来理解和阐述中医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又可发挥中医药在诊治疑难病的独特优势,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效。
第一章 症候神经定位临床思维的构建 1
第一节 神经定位的历史 1
第二节 临床神经定位的思维重构 3
第三节 树状神经定向思维模式 6
第四节 链式神经定位模式的建立 7
第五节 纵横交错的立体定位 10
第六节 动态的神经定位 12
第七节 缺乏体征的神经定位 15
第八节 假性神经体征定位 18
第九节 神经影像定位 20
第十节 神经电生理定位 21
第十一节 定性与神经定位 23
第二章 症候神经定位的中西医学结合探索 25
第一节 症候与病的关系 25
第二节 取象比类的临床思维 27
第三节 神经科思维与中医思维的比较 29
第四节 中医可以定位吗 30
第五节 脑与脏腑定位 32
第六节 脊髓与经络脏腑 35
第七节 经络与神经定位 37
第八节 中西医结合神经定位探索之标的 41
……
"
王厹东,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神经电生理研究室主任,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三级主任医师,上海市浦东新区名中医,首批中医领军人才,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分会委员暨神经免疫组成员,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肌无力和抑郁症专家共识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分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中国中医促进会脑病分会常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日本内观学会(神经心理)会员。上海市卫计委和浦东中医药协会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专家,IMI等杂志编委。浦东新区政协委员,2014年度浦东新区文明职工,2015-2017年度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选工作者。
完成和在研26项国家省市区科研,发表论文78篇(第一作者或独著60篇),参编著作6部。世界最早报道帕金森病嗅觉障碍,世界首报rTMS治疗中风后抑郁。创建性地将神经电生理技术引入中医诊疗,以神经电生理技术评估中医治疗神经科疾病疗效。上海市首先开展肌电导引下肉毒毒素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肌痉挛,上海市最早开展磁刺激诱发电位检查和rTMS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