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点介绍了新型CO2醇-胺捕集体系的构建、二氧化碳储集材料(CO2SM)的创建及应用。以CO2的产生及危害、捕集与转化利用开篇,分析了其捕集与转化利用的前景;介绍了醇-胺类离子液体储集体系的构建,以及醇-胺体系常见基础理化性质的测定及CO2SM的构建、表征及合成机制;探讨了其用于原料、碳源等在合成纳米碳酸盐方面的应用,如CO2SM激活植物生长研究、CO2SM用于多孔硅材料的制备、CO2SM基聚氨酯的制备等,最后对CO2捕集与转化利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书不仅适用于化学、化工、冶金等领域从事二氧化碳捕集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二氧化碳利用的研发人员,也可作为企业、政府等从事碳减排管理的工作人员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等的学习参考资料。
第1章概述1
1.1二氧化碳的产生及危害1
1.2二氧化碳的捕集2
1.2.1吸收法3
1.2.2吸附法5
1.2.3膜分离法8
1.2.4微生物法9
1.2.5气体水合物法9
1.2.6化学循环燃烧法10
1.2.7离子液体法10
1.3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11
1.3.1CO2矿化为无机碳酸盐材料12
1.3.2CO2用作植物生长促进剂14
1.3.3CO2合成聚氨酯技术16
参考文献17
第2章醇-胺类离子液体储集体系的构建25
2.1类离子液体储集体系的构建依据25
……
张建斌,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导,张建斌,天津市武清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就职于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现为教育部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书记,内蒙古CO2捕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内蒙古煤基CO2捕集与资源化创新人才团队负责人。
2005-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3-2014年北京大学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019-202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
1.研究方向
[1] 二氧化碳化学与化工
[2] 有机产品生化工程
[3] 环境污染控制及资源化
[4] 金属卟啉化学
2.主讲课程
[1] 本科生课程:生物分离工程
[2] 研究生课程:化工科技写作
3.学术兼职或专家称谓
[1] 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业委员会委员;
[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3] 内蒙古草原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