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指分析区域资源环境禀赋条件,研判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和风险,识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和生态极敏感空间,明确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合理规模和适宜空间,为完善主体功能区布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撑。2019年5月我国全面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简称海西州)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北部,专题研究从海西州的资源环境禀赋特征入手,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作为有机整体,围绕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环境、灾害等要素,开展生态保护、农业生产(种植、畜牧)、城镇建设三大核心功能本底评价。在本底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空间用途管制原则,对生态空间、农业空间与城镇空间内用途不符的土地进行了空间冲突分析。根据种植业以水定地,畜牧业以草定畜,城镇空间以水定人、以人定城的原则,分析了海西州种植业、畜牧业、城镇空间的承载规模、承载状态与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根据气候变化、技术进步、重大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进行了四种情景的分析。最后,从支持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完善主体功能区优化、划定三条控制线、确定与分解规划指标、安排重大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策略、各项专项规划七个方面进行了成果应用的探讨。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本底评价
二、综合分析
三、潜力分析
四、情景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第三节 评价目标与评价依据
一、评价目标
二、评价依据
三、评价原则
第四节 数据来源
一、基础数据及来源
二、坐标基准和投影方式
三、评价单元与计算精度
四、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二节 自然资源
一、地形地貌
二、气候
三、水文
四、动物资源
五、植物资源
六、矿产资源
第三节 社会经济
一、人口状况
二、国民经济
第三章 资源环境禀赋特征
第一节 自然资源特征
一、土地资源
二、水资源
三、草地资源
四、旅游资源
五、矿产资源
第二节 气候生态环境灾害特点
一、气候特点
二、灾害特点
第三节 比较优势与限制因素
一、比较优势
二、限制因素
……
第四章 本底评价
第五章 现状问题和风险
第六章 潜力与情景分析
第七章 成果应用
第八章 海西州双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