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涉及儒学义理、儒佛关系、儒学形态、儒学开展、儒学价值、儒学现状等议题。本书由不同的命题、人物、结构、特点等向度探讨了儒学义理问题,由儒士佛教观、儒佛合一、宋儒如何利用佛教复兴儒学等向度展示了儒佛关系,由学科、本末、历史等向度呈现并分析了儒学形态的样式。本书是一部具有知识性、理论性、探索性的儒学研究文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第一章 儒学义理探寻
一、生生:儒家思想的内在维度
(一)“生生”何以是儒家思想基本理念?
(二)儒家“生生”理念要义
(三)儒家“生生”理念特质
二、儒家思想中的自然主义
(一)儒家思想中的“自然主义”
(二)儒家思想中的自然主义之特点
三、《易传》中的人文智慧与“自然”关系
(一)人文与自然的相互观照
(二)几点相关的结论
四、论杨简的儒学观
(一)以“心”解经的新尝试
(二)以“一”摄德的新路径
(三)以“意”别“性”善恶的新方法
(四)几点检讨
五、颜钧的平实之学
(一)闭关悟道
(二)勤勉布道
(三)侠行践道
(四)奇解创道
(五)结语
六、性理与事理:宋明儒与清儒的分界
(一)事理,还是性理?
(二)以“气”言理?以“性”言理?
(三)对两个疑难的疏解
第二章 儒佛关系辨析
一、儒士佛教观研究的学术价值
(一)选题上的开创性
(二)关于“阳儒阴释”问题
(三)关于佛教禅宗化走向的评价问题
(四)关于误读佛教的问题
(五)关于宋代新儒学与佛教关系的问题
(六)关于佛教中国化方式、范围和程度问题
二、宋明新儒学“儒佛合一”说之检讨
(一)“儒佛道三教合一”说述略
(二)“儒佛合一”说例案分析
(三)思想的兼容与思想的创新
三、禅宗与朱熹理学的离合——以朱熹对禅宗的理解为视角
……
第三章 儒学形态迷论
第四章 儒学开展省思
第五章 儒学价值评估
第六章 儒学现状评说
李承贵,江西万年人,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90余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曾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二等奖十余次。兼任江苏省儒学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朱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等。先后赴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做学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