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天然盐碱湿地是国际《湿地公约》中的主要湿地类型之一。《东北盐碱湿地鱼类与渔业》面向湿地科学的国家需求、学科前沿和国际前沿,是作者基于多年来从事内陆天然湿地鱼类资源调查和盐碱湿地渔-农-牧综合利用试验示范所获取的资料,总结科研与生产单位的新技术成果和群众经验并参考有关文献撰写而成的,旨在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东北盐碱湿地鱼类与渔业》共两篇6章,内容涉及湿地全球效益的两个方面——物种基因库功能和渔业功能,包括盐碱湿地鱼类种群多样性与群落多样性、盐碱湿地水环境与渔业的关系、沼泽湿地生态渔业、稻-渔-牧综合种养以及苏打盐碱湿地对虾的驯化移殖。书末给出相关附录6篇。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一篇天然盐碱湿地鱼类多样性
第1章种群多样性3
1.1松嫩平原盐碱湿地区3
1.1.1吉林西部盐碱湿地群3
1.1.2齐齐哈尔&碱湿地群14
1.1.3大庆盐碱湿地群29
1.1.44小结38
1.2内蒙古高原盐碱湿地区42
1.2.1呼伦贝尔高原盐碱湿地群42
1.2.2锡林郭勒高原盐碱湿地群50
1.2.3小结61
1.3东北地区内陆盐碱湿地区64
1.4盐碱湿地与淡水湿地物种多样性比较68
1.5盐碱湿地鱼类区系的形成与特征73
1.5.1松嫩平原鱼类区系73
1.5.2内蒙古高原鱼类区系76
第2章群落多样性82
2.1松嫩平原盐碱渔业湿地鱼类群落82
2.1.1物种结构82
2.1.2a多样性103
2.1.3β多样性115
2.2东北地区内陆盐碱湿地鱼类群落122
2.2.1a多样性122
2.2.2多样性指数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132
2.2.3问题探讨135
2.3鱼类群落关联性与隔离性138
2.3.1群落关联系数与隔离指数138
2.3.2群落关联性与隔离性特征139
第二篇盐碱湿地渔-农-牧绿色发展
第3章盐碱湿地水环境与渔业的关系151
3.1盐碱水养殖水化学151
3.1.1水化学指标特征151
3.1.2盐碱水质改良170
3.2水环境因子对养殖生物的影响174
3.2.1水环境因子对鱼类的影响174
3.2.2水环境因子对虾类的影响186
3.2.3水环境因子对河蟹的影响199
3.2.4碳酸盐类盐碱湿地增养殖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212
第4章沼泽湿地生态渔业218
4.1苇-渔综合养育218
4.1.1苇-鱼模式218
4.1.2苇-蟹模式228
4.1.3苇-虫下模式270
4.1.4多物种共生模式273
4.1.5盐碱沼泽湿地生态渔业技术操作规程283
4.2基于生态恢复的苇-渔综合养育286
4.2.1苇-鱼-虾模式286
4.2.2碳汇渔业模式297
4.3沼泽化水体放养渔业303
4.3.1盐碱麵303
4.3.2泡沼型水库316
4.3.3东北蜊蛄养殖325
4.4莲(菱)湿地生态渔业334
4.4.1莲-渔理论与实践334
4.4.2莲-渔技术模式336
第5章稻-渔-牧综合种养344
5.1稻-渔生态经济效应344
5.1.1稻-渔的生态经济学基础344
5.1.2稻-渔的效益344
5.1.3苏打型稻-鱼盐碱湿地微生物学特征346
5.2模式与技术352
5.2.1稻-鱼共作352
5.2.2稻-鸭共育361
5.2.3稻田养殖东北蜊蛄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