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华南地区可食用野果的故事和古代典籍记载,构思出一个类似《千与千寻》的“神话桃源记”,将老师、学生和野果植物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小探险,并介绍了华南地区常见野果的一些特征和趣味知识。
本书适合相关从业人员、学生、自然爱好者、生态志愿者等阅读参考。
开篇001
缘起002
人物档案021
野外植物调查器材032
地图039
细目040
第一章桃金娘041
第二章余甘子051
第三章地稔065
第四章野柿073
第五章猕猴桃084
第六章拐枣094
第七章木通104
第八章悬钩子111
第九章壳斗科119
第十章盐麸木126
第十一章油茶139
第十二章东风橘154
第十三章榕属165
第十四章山竹171
第十五章洋蒲桃180
第十六章水东哥189
第十七章南酸枣197
第十八章尾声207
旅途后记214
仙人掌215
椰子222
参考文献231
罗连,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讲师,中山大学生物科学学士,植物学硕士,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会员,华南植物园科普讲解志愿者、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课程服务志愿者。专注生物多样性、生态园林与自然教育领域。
主持2020年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基于终身教育的粤港澳大湾区协作自然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2018年佛山市科技局项目“乡土植物在佛山市高品质森林城市中的应用研究”。
主要参与省市级课题多个,如“广东省生物安全相关领域的本底摸查与指标保障研究”(2021年,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用引鸟植物选育与工程示范实践”(2017年,广东省教育厅)、“东莞市陆生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2021年,东莞市自然保护地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