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体与胎儿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神秘且极具吸引力的话题。长期以来,母体效应——胎儿在母亲体内所处的环境会在孩子及其后代身上留下较为的烙印——已经成为表观遗传学和胚胎起源学研究的热门项目。《母体记忆》从遗传学和社会学这两个互相影响的维度,追溯了与母体效应相关的思想谱系。从19世纪魏斯曼的生物学理论,到今天母体效应研究领域的重大科学进展,通过梳理和批判性分析,《母体记忆》向读者呈现了一部的母体效应研究史,揭示了母体效应与女性福祉、性别平等、生育权利之间的深刻联系。本书讲述的母体效应研究史与我们熟悉的主流历史故事并不一致。“母体效应”研究得出的不成熟的科学结论,迅速转换成给女性和孕妇群体的建议;“母亲要为生育结果负首要责任”的论调被提升到科学层面,重新强调母体环境直接决定着人体这个适应性生物系统的命运。由于认定女性行为是社会健康或不健康的根源,整个社会无休止地关注女性行为,即便这种关注往往被证明是偏离重点的。
引言母体记忆
第1章遗传学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第2章胎教论
第3章种质卫生
第4章母体效应
第5章种族、新生儿体重与生物社会体
第6章胚胎编程
第7章都怪母亲!
结语后基因组时代的性别与遗传问题
参考文献
莎拉·S.理查德森,哈佛大学科学史及女性和性别研究方向的教授,哈佛大学基因科学实验室主任,致力于推进生物医学和相关学科的性别交叉研究,促进性别相关议题的公共讨论,对抗性别差异研究中的偏见和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