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练蛇文丛·当代文坛酷评四家:摸痒了,还是摸痛了》分为四类:文学评论,文学社会现象点评,生活杂感,人物品评。对于当代文化时事嬉笑怒骂,评品人物毫不留情,一针见血,其文笔犀利,机智不失幽默。这是一位人世挑剔者、一个主流文化叛道者的经典力作。
韩寒、方舟子的文字怨
读北岛散文的感想
翻版
不好互换的角色
零打碎敲主义
废物利用
从书本到书本
描红
盲流的文学
小说的尺度
缺陷之美
小仲马:私生的文学
“闪光”与眼光
标准中的文学
文人与憋
可读性
深入什么生活
天下文章一大改
《2011南方诗歌年鉴》序
旁观也是一种职业
萝卜的价值
抄得好看
一种酸涩
诗人的自卑与无耻
作协:破产?下岗?
有感金庸加入中国作协
小的我也不答应
正常
非意义的年代
诗歌杂志已沦为传销组织
例外
团结
过期作废的新闻写作
唐骏读博及其他
尴尬的职称
口碑不好的书商
关于导演的创作年龄
谁活着谁就有话语权
著名的赔钱货
相声是怎么死掉的
背景:北京
不是审美疲劳吧
抢活人
苦肉计
现代锦衣卫
群众性的自虐运动
不是冷漠的问题
骗子型人才
集体虚荣症
感恩
诈和者当罚
科学家的课题费
斯文扫地
财产在岳父那里
不要刻意放大社会
鸵鸟式的否认
关于成立“二基金”的说明
北大的问题
繁荣的贫困
专家的待遇
作为文学青年的时代
文学的记忆
杂文是一种探险
关于读书
盲从的阅读
换“书”记
超过*
同流
稿费
嫉妒
不要赚穷人的钱
CBD
麻将经
花边新闻
纪念迟翁
我认识的邝金鼻
不求成功,但求独特
文人不会做
谁是下一个
易中天快要变成余秋雨
活着的诗歌
关于朱湘
路线斗争与个人恩怨
诗歌编辑的自留地
说到钱钟书,我们当然需要一个立正
想想托马斯
李一的问题是杀富济贫
历史的底片
脸皮厚,可长寿
名词解释——200位当代中国作家的公众形态
李更年过半百,现居珠海,1998年曾以《李更如是说》走俏图书市场,先后在长江文艺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时代文艺出版社、珠海出版社出版个人文集17种。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