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智能法律工程法则原理与基本构造
收藏
评价
智能法律工程法则原理与基本构造
商品编号:7240311
ISBN:9787010256115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 杨晓雷
出版日期:2023-07-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D90-39
页数:406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78.67 (5.3折)
原价:¥14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较为深入系统地梳理和阐述了法律与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基本关系,由此总结确定了技术以及智能技术和法律结合的价值、原则和路径机制;介绍说明了法律天然的技术属性和工程属性,由此确定了法律智能化的工作基础与工作方向;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维度,分析阐述了人工智能系统与法律工作中的人的基本关系,为法律智能技术的研发确定了基本的价值定位、理念原则和技术方向;基于以上的相关阐述,确定了法律人工智能的核心任务模式和通用技术机制,并对通用法律智能技术研发的理念、原则、方法、路径、构造、模式和机制等进行了分析,最后,在立法、执法、用法、司法、整个法律的生成和运行以及法律智能体的层面上,对通用智能法律技术的宏观应用和智能法律总体工程的可能状况进行了模式和机制上的分析和探讨。
绪论 法律与人工智能的关联分析与价值悖论展开
第一篇 人工智能基础上的法律生产关系
引言
第一章 作为法律生产力的人工智能
第一节 人工智能赋能法律概述
第二节 数字信息技术对法律工作生产力上的作用
第三节 数字信息阶段智能法律技术的出现与构成
第二章 智能法律系统社会生产力上的现实效应
第一节 立法中的智能推理判断构造与运行现状
第二节 法律运行中的智能推理判断构造与运行现状
第三章 人工智能带来的法律生产力的改变
第一节 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中的“能”与“不能”
第二节 如何看待智能机器的失控
第三节 综述:辅助还是替代?
第四章 人工智能带来的法律工作生产关系的改变
第一节 智能社会法律工作上的生产关系概况
第二节 技术基础上的法律工作生产关系的改变
第三节 几种社会技术状态下的法律工作生产关系
第四节 智能社会法律工作生产关系基本状况
……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