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于城市环境行动中政府与公众间的互动模式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探讨的问题包括: 我国城市环境行动呈现哪些新的特征? 为何不同地方政府对环境行动的回应模式存在差异? 地方政府如何对环境行动进行有效吸纳? 本书通过对一系列环境行动案例的实证研究发现,环境意识的提高与风险感知的增强推动了环境行动的兴起。政府对环境行动的回应策略一方面受行动议题与动员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地方治理网络形态与政府回应能力。本书企盼为环境政治、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理论发展与治理创新贡献绵薄。 |
孙小逸,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系博士,AXA研究基金博士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在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Social Movement Studies、Journal of Urban Affairs、Urban Affairs Review、《中国行政管理》、《公共行政评论》、《公共管理学报》、《社会》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城市社区治理—上海的经验》(2017)、Contested Cities and Urban Activism—East and West, North and South(2018)两部著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基于三重治理逻辑的城市垃圾分类治理模式的生成机制、成效评估及推广路径研究》(2020)、上海市哲学社科青年项目《环境冲突的政府回应模式及吸纳机制研究》(2017)等省部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