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叩开电影门:电影导演叙事艺术
收藏
评价
叩开电影门:电影导演叙事艺术
商品编号:7225431
ISBN:9787504387493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 赵武
出版日期:2023-07-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J911
页数:361
册数:1
大约重量:5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51.94 (5.3折)
原价:¥9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书稿循序渐进地以“叙事语言”为抓手,以组织“语言”的方法启蒙初学者的导演自觉,以可比性的讲述方法将导演语言的掌握作为认识电影的第一步,作者在每个章节末尾设立思考题,推进学生和读者的领悟,体例适用于教材。作者将影视导演所涉及的“语言”工具——光影、景别、角度、视听组合、蒙太奇以及“语言诗化”,整合进整个的教材中,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电影导演叙事的技巧。书稿没有思想政治问题,已经达到出版标准。

第一章 电影导演作为一种职业

   第一节 后工业时代的电影导演环境

   第二节 电影导演作为“作者”的意义

学习目标

1、 了解导演在当前所处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2、 正确认识影视剧的特性

3、 了解学习导演艺术的基本方法

本章以动态的、历史的视点,审视导演作为一种职业所应有的本体特质。其中,我们会讨论当代导演所处的不同于以往导演的时代环境,辨析导演作为艺术创作者的应有职能和基本路径。

本章讨论题:

  1. 判断21世界的导演环境主要从哪几方面着手?
  2. 电影“作者”的产生背景是什么?
  3. 怎样理解电影是大众的艺术?为什么?
  4. 怎样认识导演的学习路径?

 

第二章 “光影”说故事  

第一节 认识光影

第二节 色彩也是光

 学习目标

1、 了解光、影、色彩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光、影、色彩的叙事功能

电影的出现是因为有了活动照相术的发明。假设没有可供记录人类活动的动态影像技术,恐怕人类就没有了电影这门行业。当开始从事电影创作时,我们第一要穿越的就是由光学镜头所摄取的带有四条画框线的影像,然后经由我们精心构想、耐心捕捉、完美设计所形成的画面,最终完成导演的前期拍摄工作。所以,就像戏剧导演的学习是从戏剧表演开始一样,电影导演的学习是伴随镜头画面而起步的——当然,如果他不仅仅是导演动物纪录片的话,电影导演还得学习戏剧表导演的技能。本章作为导演叙事基础的第一部分,从最基本的视觉元素光、影、色彩入手。这是导演“写作”的基本工具。

本章讨论题:

  1. 请解释一下光影概念。
  2. 我们所说的“控制光影”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
  3. 请举例说明几种基本布光法。它们各有哪些特点?
  4. 请说明色彩的相对性。
  5. 请举例阐述色彩能量在影片叙事中的作用。
  6. 如何理解叙事结构的色彩化?
  7. 请结合实例说明色彩的隐喻和象征作用。

 

第三章 “景”的表述

第一节 景别的由来

第二节 景深

学习目标

1、 认识景别、景深的基本概念

2、 理解景别、景深的原理

3、 结合片例,在实践中对照运用

景即画框,景的叙事,等同于画框的叙事。以静态的视点观看,画框的叙事主要集中在景别和景深这两种横向和纵向的形态。这是继光影、色彩之后的导演BIBEI技能。它们为导演叙事提供了二种基本能量:景别——注意力,景深——审视力。

本章讨论题:

1、 景别是怎样产生的?

2、 景别的叙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 景深镜头具有怎样的特点?

4、 请简述景深产生的历史原因。

 

第四章 角度即态度

第一节  角度即态度

第二节 运动是灵魂

学习目标

1、 认识角度、运动的基本概念

2、 理解角度、运动的原理

3、 结合片例,在实践中对照运用

本章讨论题:

1、 举例阐述不同的空间角度各有哪些叙事意义。

2、 请辨析“动作”和“运动”的特定概念。

3、 怎样理解艺术创作中的“升华”?并举例说明。

 

第五章 听觉叙事

第一节 人的声音

第二节 自然声音

第三节 音乐

学习目标

1、 树立“听觉叙事”的观念

2、 掌握声音各节的基本概念

3、 重点领会“自然声音”一节的内容,结合案例,付诸实践

本章重点探讨导演创作中的听觉部分,不用声音而取听觉,是因为影视声音的审美意义在于观众“听到后的感受”,本着总体强调听觉效果,局部要求声音质量的理念;介绍影视中的三类基本声音:人类声音、自然声音、音乐声音,并把它们同归于导演的叙事基础系统,从而强化一切为了叙事的观念。

本章讨论题:

  1. 怎样理解导演创作中的“听觉叙事”?
  2. 请简述声音的物理特性。
  3. 举例说明旁白和独白在影视中的结构作用。
  4. 结合观摩影片,阐述声音的叙事功能。
  5. 试用生活中的声音,构思一个以特定声音为叙事动机的短片。
  6. 简述影视音乐的几种基本形态。
  7. 试用影视音乐的叙事功能,分析一部影片中的音乐。

 

第六章  剪与辑

第一节 初识“剪辑”

第二节 剪辑基本技巧

第三节 剪辑策略

学习目标:

  1. 剪辑的历史发展脉络
  2. 剪辑的基本技巧
  3. 剪辑的叙事型态

当我们领略和掌握了“光”“景”等视听觉叙事的基本元素和构词功能以后,就要进一步了解导演通过怎样的路径具体运用视听元素和以词造句乃至结构段落的。也就是说,导演叙事所用的语言和段落是怎样构成的。

本章讨论题:

  1. 怎么理解剪辑是电影的本体特征?
  2. 结合片例,论述剪辑的几种叙事形态。

 

第七章 辨析蒙太奇

第一节 概念辨析

第二节 “蒙太奇学派”

学习目标:

  1. 辨析“蒙太奇”的概念
  2. 梳理蒙太奇学派

“蒙太奇”一词在中国几乎被等同于影视剪辑,这是一个莫大的误会。我们通过梳理“蒙太奇”概念及其语言背景,分解剪辑和“蒙太奇”的异同,还原影视剪辑的真实面貌。

本章讨论题:

1.“蒙太奇”的概念渊源。

  1. 蒙太奇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哪几位?其代表理念是什么?

 

第八章  电影的诗化语言

            ——场面调度与长镜头

第一节 场面调度

第二节  关于长镜头

第三节 长镜头型态

学习目标:

1、 场面调度的基本内涵

2、 场面调度与导演叙事的内在关系

3、 长镜头的美学特征

本章的内容围绕影视叙事的另一种型态——场面调度和长镜头展开论述。在前面章节的“运动”部分已有涉猎,但仅限于镜头运动而已。这里的场面调度和长镜头将涉及镜头内的演员调度、戏剧与影视的调度辨析、长镜头的源流考察、长镜头的美学型态等内容,是初学者深入领略导演叙事艺术的必经之路。

本章讨论题:

  1. 请简述戏剧和影视在场面调度上的重合点与临界点。
  2. 怎么理解“镜头调度”和演员调度?
  3. 观摩捷克导演杨索的《静默与呼喊》,领会其“舞蹈”般的运镜风格。
  4. 观摩安哲罗普洛斯的《流浪艺人》,领会其空间调度的长镜风格。
  5. 分别观摩塔尔科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和《乡愁》,分析和比较塔氏的镜语变化。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