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探寻传统与现代文论的对立紧张、传承转化等重大问题,从“文艺美学及其元问题”“心本体及其生生底蕴”“文体的形而上学意味”“文心三角的动态诠释”“存在的澄明境界”等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心论传统的现代转化途径及转化形态,以此来阐释和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重新绽放中国古代文论的生命力,从而促进中国古代文论在当代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结语部分的“走向生生美学”更是为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可行思路。
本书目录:
绪 论 化解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紧张
章 文艺美学及其元问题
节 作为“形而中学”的文艺美学
第二节 “文心三角”:文艺美学的元问题
第二章 心本体及其生生底蕴
节 本体论歧义与美学纷争
第二节 道本根、道本体与心本体
第三节 一心开多门
第四节 价值玄设:“谓之”话语的价值论底蕴
第五节 文心与水机:心本体的“随物赋形”
第三章 文体的形而上意味
节 文体辨析的历史状况
第二节 古代礼学视野中的文体辨析
第三节 审美形式:文体的形而上意味
第四章 文心三角的动态诠释
节 从“意不称物”到“乘物游心”
第二节 从“文不逮意”到“名象交融
第三节 道技两进:美是德性的符号
第五章 意境:存在的澄明境界
节 佛学的“缘起心枢”论与境界论
第二节 离形治心:中印思维方式的相通与融会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文艺境界论传统
第四节 境界论传统的现代裂变与复归
结 语 走向生生美学
主要参考文献
跋生命故事与思想事件
再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