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人工重力
收藏
评价
人工重力
商品编号:1616760
ISBN:9787515902920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作者: (法)吉尔斯·克莱门特,(美)安吉·伯克利编,白延强等译
出版日期:2012-10-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O314
页数:448
册数:1
大约重量:558(g)
购买数量:
-
+
库存:3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61.46 (9折)
原价:¥6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在航天飞行防护措施探索过程中采用人工重力这一大胆设想,并依据这一设想所开展的相关工作及结果。其中对失重生理学相关内容的系统阐述,对于指导后续的失重防护措施和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书中详实的实验结果和机理叙述,对科学问题的系统梳理和归纳,不仅可以指导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对于攻读航天医学的研究生是非常好的教材。
第1章重力概述
第2章人工重力物理学
第3章人工重力历史
第4章人工重力的生理学对象:感觉-运动系统
第5章人工重力的生理学对象:心血管系统
第6章人工重力的生理学对象:神经肌肉系统
6.3防护效应
第8章人工重力中前庭、自主神经和骨骼系统的交互作用
第9章人工重力、生理系统和营养代谢之间的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第11章人工重力的医学、心理学和环境问题
第12章人工重力研究中的安全问题
第13章研究建议
13.1引言
13.2可能的研究工具第1章重力概述1.1为什么要采用人工重力1.2火星任务构想1.3失重的危害1.3.1骨丢失1.3.2肌肉萎缩1.3.3心血管功能失调1.3.4感觉-运动功能失调1.3.5调节生理学1.3.6人的因素1.4火星表面活动1.5现在的对抗措施1.5.1在轨对抗措施1.5.2对抗措施的研究1.6人工重力是一种综合对抗措施参考文献
第2章人工重力物理学2.1什么是人工重力2.1.1定义2.1.2如何产生人工重力2.2旋转产生的人工重力2.2.1重力大小2.2.2重力梯度2.2.3科里奥利力2.3人的因素考虑2.3.1重力大小2.3.2转速2.3.3重力梯度2.3.4舒适域2.4设计方法2.4.1连续人工重力:旋转航天器2.4.2间歇人工重力:内部离心机参考文献
第3章人工重力历史3.1概念3.1.1人工重力和航天旅行的历史3.1.2科幻小说3.1.3科学研究3.2人工重力的试验3.2.1动物飞行试验3.2.2人类太空经验3.3地面离心机试验3.3.1长臂离心机3.3.2短臂离心机3.3.3人力离心机3.4小结参考文献
第4章人工重力的生理学对象:感觉-运动系统4.1感觉-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2空间定向4.2.1视觉定向4.2.2感觉重新调整4.2.3“垂直”的感知4.2.4驾驶期间的空间失定向4.3运动病4.3.1感觉冲突模型4.3.2离心机诱发的运动病4.3.3科氏加速度刺激引发的运动病4.4眼动4.4.1离心过程中的眼动4.4.2眼球反转4.4.3速度存储4.5头部及手臂运动,以及物体操作4.5.1微重力环境4.5.2旋转环境4.6姿态和步态4.6.1重力作用4.6.2人工重力影响4.7结论参考文献
第5章人工重力的生理学对象:心血管系统5.1心血管生理学5.2太空飞行的影响5.2.1飞行期间5.2.2飞行后5.3超重的影响5.3.1超重对肺的急性影响5.3.2超重对体循环的急性影响5.3.3超重对锻炼肌肉氧获取的急性影响5.4长臂和短臂离心机5.5短臂离心作为一种对抗措施5.5.1卧床研究5.5.2干性浸水5.6航天和卧床中其他类似重力的对抗措施5.6.1下体负压5.6.2卧床期间站立和散步的效应5.7双人自行车系统5.8结论参考文献
第6章人工重力的生理学对象:神经肌肉系统6.1废用对肌肉单纤维的影响6.1.1结构6.1.2肌球蛋白重链6.1.3收缩特性6.2脱锻炼和废用对整个肌肉的影响6.2.1结构6.2.2肌肉构造6.2.3力量和能量6.2.4肌肉能量代谢6.2.5肌肉的易疲劳性6.2.6肌腱机械特性6.2.7肌肉损伤6.2.8神经驱动和肌肉运动能力
6.3防护效应6.3.1有氧锻炼6.3.2阻力锻炼6.3.3企鹅服6.3.4下体负压6.3.5电刺激6.3.6人工重力6.4结论参考文献 第7章人工重力的生理学目标:骨的适应过程7.1引言7.2骨生物学基础7.2.1作为器官的骨7.2.2作为组织的骨7.2.3作为材料的骨7.3骨的机械功能7.3.1应变和应力7.3.2老化7.3.3几何和结构特性7.4骨的适应过程7.4.1骨建造7.4.2骨重建7.4.3力调控理论7.4.4纵向生长7.4.5肌肉收缩对骨的重要作用7.4.6锻炼对骨的影响7.5体内平衡7.6超重骨研究7.6.1过去的研究7.6.2研究问题参考文献
第8章人工重力中前庭、自主神经和骨骼系统的交互作用8.1引言8.2中枢前庭自主神经通路8.3前庭对心肺调节的影响8.3.1心血管调节8.3.2呼吸系统8.4前庭对骨矿化作用的影响8.5前庭对下丘脑调节的影响8.6采用人工重力作为对抗措施的启示参考文献
第9章人工重力、生理系统和营养代谢之间的相互影响9.1引言9.2能量摄入和宏量营养素的供给9.2.1能量摄入9.2.2蛋白质补充9.2.3胰岛素抵抗9.3维生素与人工重力9.3.1维生素A9.3.2维生素K9.3.3维生素B69.4矿物质与人工重力9.4.1钙和维生素D9.4.2磷和镁9.4.3钠9.4.4钾9.4.5铁9.5人工重力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第10章人工重力和免疫系统功能10.1太空飞行的效应10.2人工重力研究中免疫方面的设计10.2.1样本采集10.2.2心理应激测量10.2.3生理应激10.2.4免疫系统状态10.3潜伏病毒再激活10.3.1EB病毒10.3.2巨细胞病毒10.3.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10.3.4在人工重力研究中定量病毒再激活参考文献
第11章人工重力的医学、心理学和环境问题11.1引言11.2航天医学11.2.1太空飞行的环境危害因素11.2.2生活舱内部的环境危害11.2.3心理危害11.2.4微重力11.2.5飞行医生的作用11.3人工重力研究中的医学监督11.3.1晕厥11.3.2先兆症状11.3.3心率11.3.4血压11.3.5运动病11.3.6心律失常11.4危急情况参考文献
第12章人工重力研究中的安全问题12.1通用安全原则12.1.1系统安全12.1.2安全分析技术12.1.3通用安全小结12.2离心机系统设计中要考虑的危险12.2.1机械危险12.2.2危险能源控制(锁定或标识)12.3离心机设计中的安全12.3.1结构设计12.3.2驱动系统12.3.3控制系统12.3.4独立的刹车系统12.3.5电气系统12.3.6通话与监视12.3.7联锁系统12.3.8紧急出口12.4设备安全因素12.4.1建筑物的空间布局12.4.2暖通空调系统12.4.3应急电气设施考虑12.4.4建筑材料12.4.5火灾监测报警及抑制系统12.4.6照明12.5受试者安全参考文献
第13章研究建议13.1引言13.2可能的研究工具13.3动物模型13.3.1灵长类动物13.3.2大鼠13.3.3小鼠13.4关键问题13.4.1生理功能失调13.4.2航天员的健康和活动13.4.3其他航天环境因素13.4.4飞行舱的设计和任务设计13.5建议13.5.1人工重力作为多用途防护措施13.5.2人工重力装置13.5.3重力研究的需求13.5.4防护措施的有效性13.6实验方法学13.6.1非卧床研究13.6.2卧床实验13.6.3在轨飞行研究13.7结论参考文献
作者:(法国)吉尔斯·克莱门特 (美国)安吉·伯克利(Bukley A.) 译者:白延强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