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信息化与中国法院变迁 中国司法改革实证研究丛书
收藏
评价
信息化与中国法院变迁 中国司法改革实证研究丛书
商品编号:7151371
ISBN:978730134141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叶燕杰著
出版日期:2023-06-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D926.1-39
页数:218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3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27.44 (5.6折)
原价:¥49.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是有关中国法院司法信息化历史变迁以及信息化如何影响、塑造中国法院的一部专著。本书依托大量的一手素材,系统地梳理了司法信息化发展变迁的四个历史阶段,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设重点与基本特征,总结了我国司法信息化的总体特征。本书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司法信息化变迁的内在动力,总结了司法信息化应用与变迁的内在逻辑,对智慧法院建设展开了理论反思,对智慧法院的实践运作进行了实证考察,梳理了智慧法院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实践难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本书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信息化对中国司法的影响,包括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象。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探讨了司法信息化与司法改革之间的内在关系,回答了中国法院的司法信息化将去向何处的问题。
第一章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信息化
(二)法院信息化
(三)“智慧法院”
四、文献综述
(一)“法院信息化”相关问题研究
(二)“智慧法院”建设相关问题研究
(三)研究述评
五、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方法
(二)实证研究方法
(三)规范分析方法
六、主要内容

第二章司法信息化的历史展开
一、基本装备建设时期
(一)建设背景
(二)建设展开
(三)建设特点
二、基础信息网络建设时期
(一)建设背景
(二)建设展开
(三)建设特点
三、“电子政务”建设时期
(一)建设背景
(二)建设展开
(三)建设特点
四、“天平工程”及此之后建设时期
(一)建设背景
(二)建设展开
(三)建设特点
五、小结:司法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特征
(一)信息化建设内容的阶段性
(二)信息化推进模式的变动性
(三)信息化发展理念的渐进性
(四)信息化服务对象的扩展性

第三章司法信息化推进的内在动力
一、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需要
二、应对日益严峻的审判执行形势
(一)人案矛盾问题
……
叶燕杰 1990年6月出生,重庆石柱人,西南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数字法学。曾在《人大法律评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地方立法研究》等CSSCI来源刊物(扩展版)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重庆市社科联博士启动项目等多项省部级课题,曾荣获第七届陈光中诉讼法奖学金、第十二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优秀奖。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