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小时候是个典型的皮小子。他从来不会乖乖地待在家里,总是哪里热闹就去哪里玩。
在江苏太湖西北有一个叫金坛的地方,这里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一度是满城瓦砾、破败不堪,如今已经建起了新的楼房和街道,景象焕然一新。金坛人始终没有忘记这里曾经有一块“金子”——数学家华罗庚,为他们带来骄傲。金坛的华罗庚纪念馆里至今仍保留着他童年时候的玩具,那一件件小物件似乎都在展示这位数学天才的别样童年。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在金坛清河桥东的一个小店里,小店的主人便是华罗庚的父亲华瑞栋。华瑞栋是他的大名,他还有个小名叫祥发,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华老祥”。华老祥本是丹阳人,年轻的时候开了一家丝绸店,可惜一场大火将丝绸店烧了个精光,为了生活,他只能从废墟里搜罗出最后一点能用的家当,重新开始奋斗。最终,他在金坛城中的清河桥东落脚,开了一家卖杂货的小店,取名“乾生泰”。
华罗庚有个姐姐叫华莲青。在华罗庚出生前,华老祥的心愿就是有个儿子。当时重男轻女,年近40还没有儿子,华老祥整天愁容满面。
第一章 皮小子变“罗呆子”
爱动脑筋的“罗罗”
学校里的“怪小孩”
一生的启蒙者
幸遇恩师王维克
短暂的上海求学路
刻苦自学的“罗呆子”
算账算出父亲的谅解
第二章 走出杂货铺的数学青年
品尝人生第一苦
数学之路再启程
数学界的后起之秀
从杂货铺到清华园
第三章 初中文凭的清华老师
清华图书馆员
“半个助理”
不要博士学位的东方人
在剑桥大学的日子
第四章 在西南联大的苦与乐
“越教越瘦”的华教授
艰苦环境下写出《堆垒素数论》
患难之交闻一多
……
李建臣,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常务理事。主编《科学的丰碑——20世纪重大科技成就纵览》《共和国的脊梁——两弹一星功勋谱》《图书编辑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