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引领人类权利思想的变革与治理
收藏
评价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引领人类权利思想的变革与治理
商品编号:7115600
ISBN:9787547321836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 鲍宗豪|责编:黄驰//刘叶
出版日期:2023-05-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A811.64
页数:644
册数:1
大约重量:45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85.5 (5.7折)
原价:¥150.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稿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研究”的要求,为充分体现贯彻习近平关于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精神而写。除序言、导论、参考文献外,分3编20章,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发轫、理论逻辑、精神实质及其出现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构建引领全球人权治理的“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比较系统全面地发掘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思想、观点、原理和范畴,阐述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本要素,揭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在人类权利思想发展中的伟大变革,分析阐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中国化”及其当代价值。序言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首任常务副院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导奚洁人撰写。

序言/奚洁人  001

导论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001

上编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理论逻辑

章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之发轫  017

节 人的权利:西方思想家的探索历程  01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形成和发展的思想脉络  03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对人类权利思想变革的重大贡献  045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理论逻辑  051

节 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05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科学形态  05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逻辑起点  059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社会经济基础  064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本范畴  071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精神实质  084

节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视域中的“义务”  08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精神实质的形成  08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精神的“社会化”  098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社会经济基础  108

节 任何人权都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  10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人的权利实现的基础  116

第三节 社会主义人权的本质特点  120

中编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本范畴

第五章 生存权  129

节 生存权的基础:“两种生产”理论  129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生存状况的批判  141

第三节 对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生活方式的分析  149

第四节 为获得生存权、争取生存权而斗争  153

第六章 劳动权  161

节 “劳动”概念的科学规定性  161

第二节 雇佣劳动:劳动权的丧失  170

第三节 自主劳动:劳动权的真正实现  179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主体与劳动权  185

第七章 自由权  196

节 西方思想家对自由权的探索  19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思想  20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对自由权的科学界定  207

第四节 人类社会演进中“自由权”的三种状态  212

第五节 享有自由权要辩证解决“三大”关系  217

第八章 平等权  225

节 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平等理论  225

第二节 在与蒲鲁东、杜林的论战中阐释辩证平等观  230

第三节 平等权观念的历史发展及其本质  237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平等权思想在“中国化”实践中发展  244

第九章 民主权  256

节 民主与民主权  25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权思想  259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民主权思想的扬弃  266

第四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公民权  281

第十章 环境权、种族权、民族自决权  295

节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环境权  29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视域中的种族权  30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自决权  315

下编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中国化”及其当代价值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方法论原则及标准  325

节 评价人权的方法论原则  326

第二节 评价人权的标准  331

第三节 评价人权的价值观意蕴  335

第十二章 新中国成立之前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的实践探索  343

节 五四时期人权思想的启蒙  343

第二节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争自由争人权的斗争  352

第三节 土地革命时期保障人民的生存权  357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人权思想的发展  359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党为人民争民主、争自由的人权  363

第十三章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中国化”的实践发展  369

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的人权观  369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的人权观  382

第三节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江泽民的人权观  391

第四节 全面改革开放新形势下胡锦涛的人权观  399

第十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  409

节 “以人民为中心”奠定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基石  409

第二节 突出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保障的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419

第三节 “人民幸福生活”:引领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424

第十五章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首要特征  428

节 生存权以尊重和保障人的生命权为基座  428

第二节 保障人民生存权的中国特色  433

第三节 保障发展权的伟大实践  439

第十六章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法治保障  450

节 弘扬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法治精神  450

第二节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法治保障的完善过程  455

第三节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人权发展的法治保障建设  465

第十七章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文化精神  472

节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社会文化基因  472

第二节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文化精神追求  480

第三节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文化精神的国际传播与交流  488

第十八章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501

节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现代化的理念和特征  501

第二节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现代化治理体系  507

第三节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现代化治理能力  513

第四节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现代化的实践  518

第五节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现代化的新追求、新趋势  524

第十九章 全球治理视域下的中西方人权比较  531

节 比较研究中西方人权的意义与方法  531

第二节 对中西方人权保障与治理水平的评价  542

第三节 对中西方人权保障和治理的理论分析  559

第四节 以保障“资本”利益为根本宗旨的西方人权发展模式  563

第五节 以社会现代化为基础保障人民享有高质量权益  573

第二十章 构建引领全球人权治理的“命运共同体”  585

节 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不同“共同体”思想  585

第二节 马克思的“共同体”和“真正共同体”思想  592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600

第四节 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取向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606

第五节 在参与全球人权治理中促进命运共同体构建  610

参考文献  621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