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我国7位院士,以及本领域专家教授共40多人撰写。全书共26章约90万字,系系阐述了分子核医学的基本理论,核素与非核素标记化合物,核素显像剂,核医学仪器,超微量分析,放射自显影,核医学中的回旋加速器,分子核医学在基础医学研究、中西药物研究及开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并设计了21个核医学验。第二版与第一版的区别:一是根据两年来的进展,有的“节”深化拓展的“章”,如“报告基因显像及其在监视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等;增加了新章,如“细胞组学与虚拟细胞”、“用稳定核素测定酶的活力”等。二是新增“实验”为初学者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本书可列为医学院校或其他高校生物系、生命科学院和核医学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化学、药学、生物医学、核物理、计算机、加速器等专业人员参考。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分子核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第二节分子核医学中的放射性药物
第三节受体显像
第四节基因显像
第五节反义技术
第六节血栓显像
第七节炎症显像
第八节分子核医学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标记化合物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化学合成
第三节交换反应标记法
第四节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生物合成
第五节短半衰期核素标记物的制备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分子核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第二节分子核医学中的放射性药物
第三节受体显像
第四节基因显像
第五节反义技术
第六节血栓显像
第七节炎症显像
第八节分子核医学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标记化合物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化学合成
第三节交换反应标记法
第四节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生物合成
第五节短半衰期核素标记物的制备
第三章核素显像剂的新进展
第一节脑显像剂
第二节心肌显像药物
第三节肾功能显像剂
第四节多肽放射性药物
第四章现代核医学仪器和方法
第一节各种影像技术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第二节高能正电子成像
第三节符合探测成像
第四节新型晶体在PET的应用
第五节γ探针在外科学中的应用
第六节手术用正电子探头
第七节用于小动物的正电子断层MicroPET
第五章用于核医学的回旋加速器
第一节应用于核医学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回旋加速器
第二节回旋加速器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第三节现代医用回旋加速器
第四节商业化医用回旋加速器
第六章计算机及其网络在核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计算机的发展简况与基本知识
第二节计算机技术在核医学中的经典应用
第三节PACS、国际互联网与远程核医学
第四节医学图像融合与多源信息管理
第五节分子行为的核素示踪与计算机仿真
第六节从计算机的发展看核医学的未来
第七章核医学中的辐射防护
第一节核医学与辐射防护
第二节常用辐射量及其单位
第三节辐射防护体系进展
第四节与核医学有关的辐射防护标准
第八章超微量分析
第一节放射免疫分析的最新进展
第二节酶标免疫分析
第三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第四节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第五节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第六节放射受体分析
第七节扫描质子微探针和同步辐射X射线微探针
第九章放射自显影术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方法简介
第三节双标记自显影术
第四节应用实例
第十章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受体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与G-蛋白偶联的膜受体
第三节单一跨膜区,有激酶活性的受体
第四节与胞质内可溶性酷氨激酶偶联的受体
第五节离子通道受体
第六节核受体
第七节受体的调节及受体与疾病
第十一章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工程抗体
第一节单克隆抗体的问世
第二节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十二章多肽研究
第十三章稳定核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应用
第十四章放射性核素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第十五章核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第十六章报告基因显像及其在监视基因治疗的应用
第十七章细胞组学与虚拟细胞
第十八章临床核医学的特色
第十九章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肿瘤学的应用
第二十章老年病的研究
第二十一章核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十二章PET在药物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
第二十三章核技术在中草药研究的应用
第二十四章核技术在针灸原理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十五章放射性核素用于生物化学研究的典范
第二十六章我国在生物医学中应用放射性核素的一些成就
实验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