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早期社会工作实务历史的系统研究,按照“历史—现实”“专业一本土”两个连续统的框架,作者将这一阶段的历史分为“开端”“教育”“推进”“专业化”“本土”相互交错的五个主体部分,以丰富的史料重现了专业社会工作从舶来到扎根本土的历史演进过程。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本土”部分,作者特别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农村道路在边区政权建设中形成的民政工作界定为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实务形式,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提供了另外一个源头,开拓了本土社会工作研究的新思路。
本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对中国早期社会工作实务历史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专著,旨在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社会工作研究和教学工作者、专业学生提供参考借鉴,为实务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历史经验。
绪论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简要历史
二、中国早期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方法、线索与框架
第一章开端:西方殖民者的社会工作
第一节西方教会势力与社会工作
一、西方教会社会工作的引入
二、社会工作的开端:社会服务及其专业化
第二节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的引入者:步济时
一、步济时的生平
二、步济时在内地开展的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
三、步济时开创的燕京大学社会工作教育
第三节蒲爱德与北平协和医院的社会服务部
一、蒲爱德的生平
二、北平协和医院的社会服务部
三、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的地位和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