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代谢组学的技术及应用概况、代谢组学的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核磁共振技术、代谢组学数据预处理方法、基于代谢组学数据的多变量分析、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物定性,并介绍了植物脂质组、植物代谢网络分析,还讲解了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案例,比如 LC-MS 在植物代谢组学中的应用、NMR 在植物发育和其应答生物/ 非生物胁迫中的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本书最后介绍了代谢组学领域近期新的研究趋势,比如代谢组数据的深度挖掘及应用,并将“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注释、定量和很好报告实践指南”作为附录介绍给大家,参考性非常强。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生物、化学、医药、农业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科研工作者及专业技术人员参考学习。
第1章 概述 001
1.1 代谢物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003
1.2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008
1.3 植物代谢组学的应用 013
参考文献 019
第2章 代谢组学分析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026
2.1 GC-MS联用的原理和关键技术 027
2.2 样品制备和分析技术 035
2.3 新技术、发展趋势 039
2.4 常见问题,注意事项 041
2.5 展望 044
参考文献 045
第3章 代谢组学分析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047
3.1 LC-MS基本原理 048
3.2 数据解读 052
3.3 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053
3.4 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057
……
漆小泉,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导、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次生代谢及抗病信号转导创新研究组组长。迄今出版论著1部,发表SCI收录刊物论文30余篇。
陈晓亚,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辰山植物园园长。主要从事植物次生代谢调控及表皮细胞发育,早期曾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
王玉兰,现任南洋理工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磁共振与原子与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生物光谱和代谢学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