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哲学是哲学中一个年轻的分支,它是对技术的哲学思考,着重研究技术的本质、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技术的价值,以及技术与社会的关系。19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欧洲大陆哲学家马克思、海德格尔、阿伦特、马尔库塞,英美分析哲学家和实用主义学派,后现代主义者,哲学领域之外的麦克卢汉、刘易斯·芒福德等学者,都对人与技术的关系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而20世纪中叶以来,原子弹的爆炸、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以及基因工程对伦理学提出的挑战,引起了人们对技术的负面影响的深切关注。如今,技术已经越发深入到普罗大众的生活之中,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处理技术与人类的关系,是现代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本书探讨了技术的种种定义,讨论了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关系,并着重介绍了技术哲学中主要的研究主题,包括对技术理性的讨论,技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技术专家治国理论,现象学和解释学在技术哲学中的应用,女性、东方人、原住民等常常被西方忽略的群体的技术贡献,反技术主义思潮,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等。本书可启发读者对技术的哲学思考,并对这一学科获得整体而全面的认识。
导言i
第1章科学哲学与技术1
科学知识社会学15
社会认识论17
女性主义的、生态学的和多元文化的科学技术学18
“科学大战”19
工具实在论20
结语23
研究问题24
第2章什么是技术:对技术的定义或刻画25
为什么要为定义费心?25
定义的种类26
定义的准则30
技术的定义31
技术作为应用科学34
……
瓦尔·杜谢克(Val Dusek)
新罕布什尔大学哲学教授,著有An Underground History of Electromagnetic Theory(1999),编有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 An Anthology(2003)等书。 张卜天,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北京大学科学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科学史系长聘教授,哲学系双聘教授,清华大学科学人文经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国际科学史刊物ISIS编委。研究方向为西方科学思想史、自然哲学史、科学与宗教等。主编主译“科学源流译丛”“科学史译丛”“世界科普名著译丛”等丛书,翻译学术著作60余种,深受读者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