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离开大陆后,撰写了多篇论述中国传统学术之独特性的文章,《中国学术通义》即此类文章之汇集,收文十四篇。 书中,钱穆以通儒眼光,对中国史学、中国文学、儒学、朱子之学、经史子集之学做了通俗易懂的概论式评述,指出:中国学术自有独特性,其重人尤过于重学,重内尤过于重外,重道尤过于重艺;吾人非了解中国学术之独特性,无以了解中国文化之独特性;了解中国旧学,不当以西方学术成规为准绳。 钱穆还就师道、学风、德性、辨志、治学门径等话题分享切身体会,可资有志者借鉴。
序/i
三版弁言/viii
一四部概论/1
二中国儒学与文化传统/61
三朱子学术述评/91
四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史学/124
五张晓峰中华五千年史序/151
六中国文化传统中之文学/169
七中国学术特性/188
八泛论学术与师道/222
九有关学问之系统/246
十学术与风气/268
十一关于学问方面之智慧与功力/287
十二学问与德性/308
十三择术与辨志/325
十四我对于中国文化的展望/333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七岁入私塾,曾就读常州府中学堂、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高中肄业后,辗转任教于无锡、厦门、苏州等地小学、中学,并励志苦读,精研学问。1930年,他的《刘向歆父子年谱》问世,为学界推重,转入大学执教,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江南大学等校。1949年,他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移居台北,任教于台湾中国文化书院,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钱穆一生著述,广涉经史子集,后辑为《钱宾四先生全集》甲乙丙三编,凡一千七百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