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转型的风景 全媒体时代中国报告文学论
收藏
评价
转型的风景 全媒体时代中国报告文学论
商品编号:7051027
ISBN:9787547320679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 丁晓原|责编:黄升任//钱吉苓
出版日期:2023-03-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I207.5
页数:286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43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39.6 (4.5折)
原价:¥8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媒体”时代中国报告文学转型研究》(批准号16BZW025)研究成果,2021年以“优秀”结项。本书对“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报告文学转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共分为16章,分别论及报告文学由新闻文学到非虚构写作、报告文学作为国际性写作方式、非虚构写作的逻辑与伦理、21世纪初年报告文学的观察、时代报告的主旋律与异质性、历史非虚构的景深与光影、亦刚也柔的巾帼姿式、史诗与史诗的深情对话、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史记”、近五年报告文学的内存与意涵及五位报告文学代表性作家的创作和作品评论等。由此对“全媒体”时代报告文学的发展和转型历程、作家作品及其成就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既有宏观整体论述,又有具体个案分析评论,具有较高理论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第一章全媒体时代的中国报告文学转型
一、“全媒体”语境与报告文学
二、题材转型:现实与历史的多向拓展
三、个人经验的导人:在个人性与公共性之间
四、叙事重心的偏转:从新闻性到故事性
五、表达方式的更新:从报告到对话
六、媒介融合:从纸媒到图文声像
第二章报告文学:由新闻文学到非虚构写作
一、叙事之于报告文学
二、非虚构叙事的要素
三、叙事自觉与叙事优化
第三章报告文学:作为国际性写作方式
一、报告文学命名及其他
二、关联指称及其争议
三、非虚构语境中的省思
第四章非虚构写作的逻辑与伦理
……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