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环境史方面的论著。作者从历史上中国人与蛇之间的互动,探讨了人在对蛇的恐惧下如何生产、生活,面对蛇时又如何利用、消解这种恐惧,人、蛇和不断变化的心态三大要素贯穿于每个具体的章节。本书的写作突破了目前盛行的以自然演变或历史动物变迁为模式的叙述形式,以“静态”的蛇为切入点,研究长时间围绕在人周围且对人以及人类社会造成极大影响的自然,以此从深层次探究古代人与自然的相处。
导论1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中国蛇研究综述4
第三节需要说明的问题14
第一章古人对“蛇”的认知17
第一节“蛇”:是虫非虫17
第二节蛇:有足无足29
第三节蛇:曲行之论37
第四节蛇:南方的意象42
小结57
第二章人蛇相遇与致命威胁59
第一节生命进化与人蛇相遇59
第二节人蛇相遇与长期威胁65
第三节致命的毒蛇与大蛇71
第四节人蛇活动与面域交叠86
小结103
第三章治蛇之术和特殊群体104
第一节巫与医家的治蛇之术107
第二节汉朝之后佛道治蛇力量的崛起115
第三节明清时期的乞丐治蛇群体125
小结130
第四章取蛇以用与生命关怀131
第一节唐朝的蚺蛇胆进贡132
第二节医学中的白花蛇、乌蛇与蛇蜕149
第三节被利用的蛇恐惧158
小结164
第五章恐惧之蛇与早期文化166
第一节人类普遍的蛇恐惧166
第二节蛇威胁与中国早期蛇文化171
第三节古代生殖崇拜再探讨——以伏羲、女娲为中心180
第四节中国古代蛇崇拜的沉降194
小结209
第六章人蛇交介与形象演变210
第一节由尊崇到日常:古代人蛇关系的转变210
第二节由污秽到孝道:蛇与中国古代的死亡叙述215
第三节由排斥到保护:中国古代家蛇观念的形成与演变231
第四节由拒绝到部分接受:古代小说故事中的“人蛇恋”238
小结246
结语248
参考文献252
后记272
吴杰华,男,1989年生,江西丰城人,先后求学于辽宁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日本爱知大学,获南开大学及日本爱知大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担任日本爱知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隋唐史、中国环境史研究,已主持各类课题6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