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设置京华译事、理论研究、教学研究、实践研究、行业研究、自学之友几个模块。其中,京华译事包括翻译与北京城市形象建构、翻译与北京文化传播、京味文学作品译作在海外的接受、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等内容。本书系统梳理北京翻译研究成果,促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离不开良好的国际交往语言环境,良好国际交往语言环境的建设也离不开翻译。从目前来看,与北京相关的翻译研究成果尚未经过详细梳理形成体系,系统化发展动力不足,《北京翻译》图书的出版能够有效促进北京翻译学界、业界的资源整合,形成合力,促进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成果的系统化产出,为提升北京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建设国际交往中心贡献智慧力量。
特稿
促进翻译行业发展 培养翻译专业人才
助力我国国际传播事业高质量发展
认真翻译北京,努力传播好中国
翻译研究
世界主义、世界文学与文化民族主义:论施莱尔马赫的“异质”翻译观及其来源
再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溯源与正名
国际口译研究进展报告(2015-2020)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翻译实践
远程同传在北京2022冬奥会中的应用
以译文应用语境为导向的翻译策略选择
——以北京外事翻译为例
论“瑕疵”和“缺陷”的英译
——基于比较法视角
……
张文,北京市翻译协会会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二级教授,原翻译学院院长。
侯宇翔,北京市翻译协会秘书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中东学院院长。
姜钰,北京市翻译协会副秘书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