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绍了纤维艺术在国外的发展历史、在国内兴起的背景,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从艺术史和纤维艺术本身的特性两个维度,力图寻找纤维艺术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并通过对纤维艺术基本特征的探讨,寻找对纤维艺术的规律性认识。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向外而行”主要介绍世界纤维艺术的发展历程;“向内而生”主要介绍纤维艺术的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察时指出:艺术要与科技相结合。本书是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生动范例。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独立宣言:从“编织艺术”到“纤维艺术”
第一节束缚与附庸:宗教与绘画的枷锁
第二节传统到现代:欧洲现代纤维艺术的诞生
2.2.1承启:从威廉·莫里斯到包豪斯的编织艺术
2.2.2转变:现代主义美术的影响
第三节完善与拓展:二战后的美国纤维艺术
2.3.1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美国纤维艺术创作
2.3.2纤维艺术的理论建设
第四节推广与应用:新世纪的中国当代纤维艺术
2.4.1学术展览的搭建和推广
2.4.2当代壁毯艺术的应用
第三章向外而行:拓展与融合
第一节迈向公共文化语境
3.1.1契机:女性主义运动与纤维艺术
3.1.2感知:大众性的人文关怀
3.1.3互动:公众参与的艺术创作
第二节初现端倪:交叉性的学术面貌
3.2.1技术驱动与审美体验
3.2.2跨学科的交叉创作
第四章向内而生:肌理作为一种审美语言
第一节纤维肌理语言的认知
第二节“以材为美”的推演
第三节“以工为巧”的理想
第四节用情感诉说的色彩
岳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教授,曾赴英国留学学习艺术,回国后师从中国纤维艺术的创始人之一林乐成先生,亲历了中国纤维艺术的发展历程,对纤维艺术有着较深的理解和研究,是清华美院纤维艺术领域有代表性的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