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是由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创办的文化遗产研究系列集刊,刊物瞄准当代遗产研究的热点问题,旨在从不同的学科视域出发,探讨“遗产保护”“遗产指定”“遗产开发”等遗产研究热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构建“大交叉”“大融合”的文化遗产研究共识,所刊登研究成果内容涉及遗产理论、遗产政策、记忆遗产、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传统工艺技术与传统、遗产与现代化、遗产与东西文化交融等多个遗产研究领域,涵盖人类社会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法律、历史的、物质的、非物质的等诸多要素,具有显著的学科交叉性和研究前瞻性。所刊文章主要采用质性研究、定量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本辑共分六个栏目。“遗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栏目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反思,尤其考察了日本相关认定工作,并对遗产保护过程中对遗产形态的变迁做了思考。“饮食文化与遗产特辑”栏目分别考察了法式鹅肝、秘鲁烹饪、意大利奶酪、肯尼亚传统饮食,分析了它们在申报联合国文化遗产过程中和属地保护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以期为中国相关工作提供借鉴。“神话与遗产”栏目主要介绍了中国西南地区的驱疫傩仪和创世神话,分析了神话意识在乡民卫生观念、生态理念中的作用。“遗产保护与利用”栏目评析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现状和厦门“将军祠”地标观念的遗产化过程。“文献与遗产”栏目评述了近现代汉学研究中的“中国纸神”藏品,明清地方士绅在《龙华志》修纂中的文教观念,以及民间美术中的“拆半”造型。另有对《情绪、情感实践和当下的过去》的书评。综合来看,书稿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学科视野下全方位地对遗产研究进行讨论,并结合学术大家访谈与前沿述评,注重学术积淀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