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人便认为山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并赋予其宗教意义,加以崇拜。本书通过导论和八篇论文,以历代文人的游记、山志、石碑碑文为史料,讨论了泰山、五台山、嵩山和曹溪、黄山、普陀山、武当山、妙峰山作为朝圣之地的前世今生。朝圣是一项具有重大的道德或灵性意义的旅程或探寻,而关于朝圣的社会动力和文化价值,一直是通俗文学领域关注的议题。本书的出版对于深挖朝圣的社会动力、文化价值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本书是“海外中国专题研究丛书”中的一本。版权登记号:01~2021~2279。         
         
             
             导论:比较视角下的朝圣                                       韩书瑞 于君方
1 泰山的女性进香──一部17 世纪小说的篇章                         杜德桥
2 十七世纪纠结的泰山朝圣之旅                                       吴百益
3 张商英在五台山                                                   詹密罗
4 遗物和肉身:禅宗朝圣之地的制造                            伯纳德·佛尔
5 普陀山:朝圣与中国洛迦之创造                                     于君方
6 作为朝圣图像的黄山绘画                                           高居翰
7 武当山的朝圣之旅                                                 劳格文 
8 北京妙峰山朝圣:宗教组织和圣地                                   韩书瑞 
作者简介         
         
             
             编者简介:
[美]韩书瑞(Susan Naquin),美国耶鲁大学博士,曾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主要研究清史。作品有《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千年末世之乱:1813 年八卦教起义》《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等。
于君方(Chün-fang Yü),早年在中国台湾东海大学接受教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宗教学博士,曾任教于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主要研究中国佛教史。作品有《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等。
译者简介:
孔祥文,女,辽宁大连人,历史学博士,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中华文史网编辑,曾翻译出版《甲午战争——一个意大利人的记述》《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孙昉,男,陕西西安人,历史学博士,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从事清史研究工作,著有《西北哥老会与辛亥革命》,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