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农乐舞表演艺术案例,这在我国专门涉及到农乐舞表演艺术的研究首次应用在教材教学范例。该书纵观探究了相关农乐舞的渊源与言传身教的教材,具有学术参考与实践应用的价位。本书编写架构共分为四大板块。首先,从农乐舞的历史时代为媒介,针对农乐舞认知与理解及历变发展进行梳理。其次,从农乐舞的分布地域为表现,针对风格舞种异同性与构成类型表现进行分析。再次,从农乐舞的表演艺术编排形成-阵式场图-音乐长短-乐器构成-服饰装扮等要素进行阐明。最后,从农乐舞的成品研习与组合教程为着重,提炼长鼓舞、圆鼓舞、小鼓舞等深化教材进行整合。
第一部分农乐舞的人文背景
第一章农乐舞的概况分析
第一节历史演变
第二节地域分布
第三节农耕仪礼
第二章农乐舞的编演构成
第一节人员构成
第二节阵法演戏
第三节扮演角色
第三章农乐舞的演奏演戏
第一节敲锣鼓点
第二节风物乐器
第三节服饰装扮
第二部分农乐舞的舞段传习
第一章农乐舞的动作短句
第一节圆鼓动作
第二节长鼓动作
第三节小鼓动作
第二章农乐舞的独舞片段
第一节圆鼓独舞
第二节长鼓独舞
第三节小鼓独舞
第三章农乐舞的群舞片段
第一节圆鼓群舞
第二节长鼓群舞
第三节小鼓群舞
附录1:参与剧照
附录2:参考文献
后记
韩贤杰 现任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教授, 教研室主任, 研究生导师。曾参与艺术实践有 2016 年举办“研究与呈现—长歌月夜行”研究生导师工作坊(总导演及编演出品);2013 年举办 “走进历史的朝鲜民族舞蹈传统名舞 12 人传”(总导演及编演出品)。屡次参与国内外舞蹈大赛中荣获了优选奖、创作奖、园丁 奖等。其主要编创有《祈福》、《千年鹤》、《神明﹒舞剑》、《炫光》、《沐月行》、《畅想的舞天》等 30 余部舞蹈和编排传统名舞《太平舞》、《煞尔铺里舞》、《闲良舞》、《小鼓舞》、《圆鼓舞》、《长鼓舞》等有多数作品。学术论文有《朝鲜民 族传统舞蹈类型划分及其教材建构》;《关于韩国农乐舞与中国秧歌舞的艺术构造比较研究》;《论朝鲜民族舞蹈艺术形态的祭 仪精神》等发表多篇。2019 年被邀参与第 12 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精品课展示《朝鲜族舞蹈表演训练课》总编导 与北京高校很好艺术人才培养高校联盟精品课展示《朝鲜族舞蹈基础训练课程》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