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对“一”“精神”“全体”等概念展开形而上学诠释,生成“精神哲学”的视域、方法和体系为基础,力图建构“道德与幸福同一性的精神哲学形态”。“德福同一”是人类社会的终极追求之一,“如何促成德福一致”是古今中外道德哲学领域的尖端难题。本书融会、打通道德哲学史上经典的“德福观”——道德论、幸福论、至善论、正义论、宗教审判、善恶报应等,提炼德福同一的要素、路径、结构和基本范式;结合“精神哲学”系统,从逻辑角度建构出“德福同一性的经验样态”“德福同一性的超验样态”和“德福同一性的先验样态”;三种样态结合起来,生成“德福同一性的精神哲学形态”。这一形态试图概念性地解决道德与幸福之间的同一性难题,并推进二者的现实同一性。
绪论 “善好合一”的“全体哲学样态”
一 道德与幸福的分殊
二 “全体哲学”观照中的道德与幸福
三 德福一致:道德生命体之挺立
章 精神哲学的视域和方法
节 “精神”的文化生命
第二节 “精神”的哲学思辨
第三节 精神哲学的体系
第四节 “同一性”“幸福”和“道德”的精神哲学诠释
第二章 道德与幸福的同一性难题
节 德福关系的时代现状
第二节 德福同一性的基本哲学路径
第三节 德福的同一性症结
第四节 德福同一性的精神哲学方案
第三章 德福同一性的经验样态
节 “伦理共同体”阶段
第二节 “规则共同体”阶段
第三节 “生命共同体”阶段
第四节 “生态共同体”阶段
第五节 德福经验同一性的限度
第四章 德福同一性的超验样态
节 神之真实性
第二节 因信称善
第三节 灵魂不死
第四节 恩典与终极审判
第五节 总论德福的超验同一性
第五章 德福同一性的先验样态
节 德福先验同一性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儒家的至善幸福
第三节 道家的“道一德”幸福
第四节 佛教的善恶业报
第五节 儒道佛合一的德福同一性样态
第六节 德福先验同一性的内在悖论
结语 德福同一性之“精神哲学形态”的根本旨趣
一 精神哲学之于德福同一性的基础意义
二 德福同一性之“精神哲学形态”的根本要义
三 走向德福同一性的“生态互联样态”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