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三十一辑
收藏
评价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三十一辑
商品编号:6930291
ISBN:9787532792269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中山大学现象学文献与研究中心 编
出版日期:2022-12-28
开本:21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B81-06
页数:463
册数:1
大约重量:5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30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74.24 (5.8折)
原价:¥12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现象学的哲学与方法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面对实事”的思维态度和“工作哲学”的解析风格在哲学目前独树一帜。以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等人所代表的现象学精神,如今已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是中国(两岸三地)现象学和哲学研究界第一次合作努力的成果。它致力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进行现象学的探讨。它要回答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什么是现象学精神?它能否以及如何与中国人文精神相结合?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的第三十一辑的主题是“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史因缘
马克思哲学中的两重实践
——一个实践现象学的视角
马尔库塞论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劳动现象学
论萨特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的游牧与综合
——以《存在与虚无》为中心的探索
批判与建构:梅洛-庞蒂《辩证法的历险》对辩证法的现象学奠基
胡塞尔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联姻何以可能?
——以陈德草《现象学与辩证唯物论》为中心
需求-满足、抽象-具体、意向—非意向
——恩佐•帕奇对技术的现象学马克思主义分析
亨利对马克思的现象学解读:一种先验的哲学体系
原典译文
胡塞尔《危机》与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理念性的返问与还原
现象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
《现象学与辩证唯物论》的作者序言及节选章节
马克思I:一种现实性的哲学
——关于马克思文本的理论
从观念-学到意识形态-批判
——对意识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关系的现象学探讨
硕博论坛
《存在与时间》中此在生存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模糊关系问题
胡塞尔早期思想与莱纳赫法律现象学的形成
海德格尔《宗教现象学导论》的缘起
先验性、习性与感知的发生
——论被动综合对“无意识推理”的现象学规定
资料
2021年中国现象学研究论文与著作统计
编后记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征稿启事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
"【作者简介】:中山大学现象学文献与研究中心(原名“中山大学现象学文献馆”)由倪梁康先生创建于2002年。经近二十年的长足发展,馆内不仅拥有上千册现象学外文原典,而且还藏有最重要现象学家(如胡塞尔、海德格尔)的手稿或书信,以及慕尼黑现象学家遗稿的影印版。在中心负责人倪梁康的引领下,国内现象学研究的中坚力量(钱捷、方向红、陈立胜、朱刚、张伟等)汇聚于此,在对经典现象学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把现象学精神和方法与东方心性哲学传统相结合的共同研究方向,从而使一种崭新的现象学流派——心性现象学——渐趋成形。 "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