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如同一棵大树的种子,如果植根大地,总有一天会枝繁叶茂,高可参天;倘若放进水杯,最多能养成绿萝。对学生的生命成长而言,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滴水,课本之外则是浩瀚的海洋。一旦远离了读书的滋养,学生的精神的土地就会板结,情感的田园就会荒芜,心灵的泉眼就会枯竭,最终难免视野狭窄,情感苍白,精神软骨,认识侏儒,心灵乏氧,变成“字纸篓”和“机器人”,这无论于学生、家长,还是于社会、民族,都是一个不幸。我和我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不想带着孩子整天在蜗牛角上较雌论雄,我们渴盼打破课本的禁锢,带着孩子们跳出题海、畅游书海,加强人文积淀,培补精气神,并同步提升读写能力及语文综合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根基。
人大附中的名著阅读活动,是从中国现当代经典作品起步的。《人大附中学生这样学语文:走近经典名著》,一个个文学大家:鲁迅、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钱锺书、宗璞、路遥、余秋雨、史铁生、林清玄、……向孩子们翩翩走来;一部部堪称经典的文学名著——《呐喊》、《茶馆》《子夜》、《红岩》《边城》《四世同堂》《狼图腾》《文化苦旅》《野葫芦引》《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让孩子们读得如醉如痴,欣然忘我……
《人大附中学生这样学语文:走近经典名著》就是人大附中学生走近经典名著后所写读书笔记的精选精编版。主要收录了近200篇读书笔记,以及从阅读中领悟到的人生体验和读写感悟,见解独特,思维活跃,充分体现了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的创新教育理念。更可贵的是,通过名著阅读,学生心灵的改变更加突出。从原来只爱看漫画和笑话,到热衷于文学、历史、军事、经济等各领域,与伟大的灵魂对话,再到相信信仰的力量,懂得敬畏生活中无数值得敬畏的事物,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一本学生心智成长的形象记录册,处处闪耀着生命的光华。
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精神的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而《人大附中学生这样学语文:走近经典名著》就是对这句话的生动诠释。
序言 与经典同行的幸福
自序 关于读书
第一章 亲近阅读 写出真情——现当代文学经典
《红岩》:红梅花儿开
《四世同堂》:孩子·国家
《狼图腾》:不屈的灵魂
《穆斯林的葬礼》:新月高升
《平凡的世界》:哭吧,少安!
第二章 专题阅读 写出震撼——军事题材作品
《决战朝鲜》:惊天地泣鬼神
《长征》:光明先锋
《野葫芦引》:领袖脑壳论
《解放战争》:国民党中的“硬核桃”
《西路军》:真英雄!背水一战!
《林海雪原》:信念、智慧、勇气
第三章 深化阅读 写出思考——古典历史等作品
1.古典·历史
《水浒传》:时迁盗甲
《西游记》:戒
《大秦帝国》:煌煌商鞅,千古圣人
《蒙古帝国》:天之骄子
《曾国藩家书》:同为善始,何无善终?
《左宗棠》:谈读书
《1911》:金陵王气黯然收
《苦难辉煌》:薛岳的“变脸”
《南京大屠杀》:走进历史
2.现代名著
《呐喊》:我们需要鲁迅
《骆驼祥子》:谁成就了谁
《子夜》:催魂铃
《家》:反抗
《边城》:美丽的邂逅
《农历》:寻找传统和纯真
《草房子》:以苦难作为生命的风度
……
于树泉,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教高中语文29年、初中语文8年,在作文教学、名著阅读、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在中考、高考中均取得突出成绩。有“首都名师”“金牌教师”之誉。出版著作11部,其中“道”字系列(含《人大附中整本书阅读取胜之道》《人大附中中考作文取胜之道》《人大附中高考作文取胜之道》《人大附中学生这样学语文》《中学古文观止50讲》《<道德经>妙解、导读与分享》等)广为畅销,备受好评。吴凌,人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曾获北京市中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北京市教学现场课比赛一等奖。从教17年,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教师和学生中颇得好评。近几年来,尝试将“名著阅读”带入语文课堂,与同事进行语文课程改革。致力于引导学生做真人,读好书,爱生活,乐此不疲,孜孜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