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苏州河而行”是澎湃新闻“城市漫步”栏目2020年度的行走项目。苏州河漫步小组由写作者、研究者、拍摄和录音志愿者构成,试图通过沿苏州河行走来了解它的历史及岸边现状。《沿苏州河而行:邂逅时光变迁中的人与城市空间》以“沿苏州河而行”专题为基础,讲述苏州河曾经的历史、近年来的变化以及沿岸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公共空间的更新建设。这些讲述者因各自不同的背景、专业,在不同的时间与苏州河发生关联,从而产生了丰富多样的体验,他们的故事将带读者走入一场跨时空、跨领域的苏州河漫步。         
         
             
             穿越时空的苏州河历史
苏州河:穿越时空徜徉千年
沈思睿(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三级调研员)
慢船长话:苏州河二题
汤惟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胶片时代的苏州河
陆元敏(摄影家)
我在河滨大楼“做田野”
陈仲伟(历史学研究者)
浦江饭店里的“红马甲”
胡平(上海证券交易所原交易员)
圆明园路97号的仲夏日与夜
朱鹰文(独立纪录片导演)
青春在苏州河边
顾灵(艺术学者)
现代化治理与更新下的苏州河
往事烟波去,江潮引鹭回:苏州河流域的
生态修复
俞远明(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理事)
以水为邻:苏州河畔的建筑倒影与新貌
宿新宝(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副院长)
共享水岸:苏州河两岸工业遗产更新的思考
朱怡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
回归苏州河畔:天后宫戏台的保护与再生
冯立(上海交通大学历史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建筑师)
西墙风雨后:参与四行仓库修缮工程的感想
游斯嘉(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一场有温度的修复设计:上海总商会的修缮故事
……
市民共享的苏州河
         
         
             
             澎湃研究所是澎湃新闻旗下研究智库,成立于2014年7月,依托澎湃新闻,鼓励公众参与,致力于打造立足上海的“全球城市”协作网络,推动城市治理、区域发展、产业创新、城市文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澎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