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中国古代清官的杰出代表,以为政清廉、公正执法、断案如神著称于世。时人呼其“包待制”,民间呼其“包青天”。自宋朝以来以包拯为主角,衍生出众多历史演义、戏剧小说并历代相传。这些戏说多数于史无证,却激起人们探讨历史上的包拯究竟有何高明之处的极大兴趣。本书立足史料,依据正史、笔记小说等文献以及近期新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包拯生平经历的详细梳理,为世人还原一个接近历史真实的“包青天”。
总序/001
引子/001
第一章
未显之时/003
一、庐州包氏/003
二、同年关系/007
三、为官一方/014
第二章
君臣知遇/025
一、仁宗时代/026
二、三谏仁宗/040
三、和而不同/052
第三章
开封知府/062
一、东京风云/063
二、肃正风纪/076
三、刑上大夫/087
第四章
政治盟友/102
一、伯乐刘筠/103
二、世交彦博/111
三、战友吴奎/126
第五章
廉吏风仪/141
一、刚介清廉/142
二、诗结良缘/156
三、馨香百代/166
第六章
龙图传说/179
一、传说溯源/180
二、月牙之谜/191
三、包公文化/195
尾 声/219
后 记/223
赵龙,安徽当涂人,历史学博士,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数字人文资源建设与研究”重点创新团队成员。近年来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独著或主编著作4部,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整理点校宋人笔记《漫堂随笔》等2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