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塑料物品进口管理及其物质属性鉴别为主线,主要介绍了我国废塑料的进口状况,禁止进口废塑料的政策背景和法律要求,禁止进口废塑料后的进口再生塑料产品的政策和产品标准,同时汇集了鉴别实践中各种废塑料的典型案例和鉴别为不属于废塑料的典型案例。本书为塑料物品固体废物特征分析及属性鉴别领域的专业性书籍,反映了固体废物的相对性属性及塑料物品鉴别的复杂性,具有知识面广和实用性强的特色,可供从事再生塑料产品进口和利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污染管控等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生态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上篇废塑料由进口到禁止入境的跨越
一、废塑料产生情况及其进口历程002
二、禁止进口废塑料024
三、进口再生塑料产品038
四、塑料物品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简要总结060
中篇鉴别为非固体废物的案例
一、灰绿色聚乙烯(PE)再生塑料颗粒066
二、灰黄色聚乙烯(PE)再生塑料颗粒071
三、黑色聚乙烯(PE)再生塑料颗粒075
四、黑色为主的聚乙烯(PE)再生塑料颗粒078
五、杂色聚乙烯(PE)再生塑料颗粒083
六、聚丙烯(PP)再生塑料颗粒088
七、聚丙烯(PP)复合颗粒091
八、发泡苯乙烯塑料(EPS)颗粒097
九、聚4-甲基-1-戊烯(TPX)颗粒101
十、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树脂)105
十一、淡黄色聚酯再生塑料颗粒108
十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颗粒112
十三、PET复合材料卷115
十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有机玻璃,PMMA)119
十五、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为主的复合颗粒123
十六、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再生塑料膜128
十七、尼龙6(聚酰胺6)颗粒137
十八、酚醛树脂(半固化片)140
十九、腈纶纤维次级丝145
二十、化纤制假发149
下篇鉴别为固体废物的案例
一、废芳纶纤维丝152
二、废聚酯纤维丝156
三、聚苯硫醚(PPS)废丝162
四、人造纤维废丝167
五、严重不合格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片材175
六、回收的各种混杂废塑料182
七、各种塑料板材边角碎料186
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不合格再生颗粒191
九、不合格聚苯乙烯(PS)再生塑料颗粒195
十、灰黑色聚乙烯(PE)再生颗粒198
十一、具有刺鼻异味的黑色聚乙烯(PE)再生颗粒204
十二、黄绿色聚乙烯(PE)再生颗粒212
十三、聚乙烯(PE)和尼龙(PA)共混再生塑料颗粒215
十四、尼龙(PA)再生塑料颗粒219
十五、废塑料卷膜(PE)222
十六、黑白相间的废塑料薄膜(PE膜)225
十七、脏污农膜(黑白PE膜)228
十八、杂色聚碳酸酯(PC)边皮料230
十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泡泡料233
二十、回收聚苯醚(MPPO)塑料制品的破碎料236
二十一、废聚氯乙烯(PVC)地板回收粉240
二十二、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树脂(ABS)混合颗粒245
二十三、废聚乙烯醇缩丁醛塑料膜(PVB)250
二十四、废酚醛树脂粉(插花泥,PF)253
后记257
周炳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研究所,正高,1986年以来一直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1989年以来一直在固体废物研究所工作,从2001年以来一直从事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工作,是国内从事固体废物研究较早以及从事固体废物鉴别较早的研究人员之一。先后主持完成了10多项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污染控制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任务,完成了多项固体废物的科研课题,在国内固体废物特性研究和属性鉴别方面具有开创性和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