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风、雨为主线,讲解了20个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大气科学中的力学问题,内容包括天上的云、气旋和反气旋、风的形成、冷暖气团相遇的锋面、龙卷风和台风等。
云为什么会飞上天?
为什么会刮风?
风为什么会拐弯而形成气旋和反气旋?
摩擦力为什么会使风向气旋内或向反气旋外吹?
为什么气旋会降水,反气旋会晴天?
为什么风会随高度升高而增大?
天气的好坏为什么常与高空槽和脊相联系
冷、暖气团相遇为什么会降水?
全球空气是如何流动的?
风暴和龙卷风是如何形成的?
大气中的角动量守恒定律——位涡守恒
台风为什么会带来暴风骤雨,为什么有台风眼?
为什么有积雨云就会下大雨?
丰富多彩的大气三维螺旋运动
“杂乱无章”的大气湍流为什么还会有对称性?云为什么会飞上天?
为什么会刮风?
风为什么会拐弯而形成气旋和反气旋?
摩擦力为什么会使风向气旋内或向反气旋外吹?
为什么气旋会降水,反气旋会晴天?
为什么风会随高度升高而增大?
天气的好坏为什么常与高空槽和脊相联系
冷、暖气团相遇为什么会降水?
全球空气是如何流动的?
风暴和龙卷风是如何形成的?
大气中的角动量守恒定律——位涡守恒
台风为什么会带来暴风骤雨,为什么有台风眼?
为什么有积雨云就会下大雨?
丰富多彩的大气三维螺旋运动
“杂乱无章”的大气湍流为什么还会有对称性?
地球表面流场要遵循的拓扑关系
天气和气候哪个“记忆力”好?
为什么要关注“温室气体”?
“全球气候变暖”的提法对吗?
全球气候变暖,极值天气增多了吗?
刘式达。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38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专长是非线性大气动力学,湍流与混沌、应用数学等方面。
1986—1996年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系主任。曾任中国国家气象学会副理事长,现任英国皇家气象学会fellow会员,《大气科学》杂志常务编委。
著作有《非线性动力学和复杂现象》(气象出版社,1989)、《地球流体动力学的数学问题》(海洋出版社,1 990)、《分形和分维引论》(气象出版社,1993)、《大气动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孤波和湍流》(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自然科学中的混沌和分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非线性大气动力学》(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地球物理中的混沌》(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从蝴蝶效应谈起》(湖南教育出版社,1 994),《特殊函数》(气象出版社,2002),《大气湍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物理学中的非线性方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译著有《分岔理论和耗散结构的计算方法》(科学出版社,1990)、《混沌的本质》(气象出版社,1997)、《机遇与混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1991年因为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李滇林。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1940年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长期从事大气扩散,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的研究工作。
合著有《大气污染防治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中国的大气污染与防治对策》(日本重化学工业通信社,1997),译著有《机遇与混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在《中国环境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