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沈从文的一本自传作品,写了他20岁之前的那段岁月。有对故乡的记忆,对亲人的怀念,还有个人种种经历。《从文自传》少了他后来作品中那种美丽的哀愁,却充满了生命原始的炽烈和真诚。除《从文自传》外,本书还收录了沈从文的三篇演讲稿和他的儿子沈虎雏回忆父亲的有关文字。通过本书,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更真实、更立体的他。
序_001
怀念从文巴金_001
自我评述_019
从文自传_020
我所生长的地方_021
我的家庭_025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_027
辛亥革命的一课_040
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_047
预备兵的技术班_058
一个老战兵_063
辰州_068
清乡所见_074
怀化镇_077
姓文的秘书_084
女难_088
常德_096
船上_101
保靖_105
一个大王_111
学历史的地方_124
一个转机_129
沈从文的三个讲演_134
二十年代的中国新文学_135
从新文学转到历史文物_143
在湖南吉首大学的讲演_152
回忆录_161
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_161
附录_184
团聚沈虎雏_184
编者说明_220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20 世纪优秀的中国文学家之一。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是白话命的重要践行者和代表作家。主要著作有:小说《边城》《长河》《龙朱》《虎雏》《月下小景》等,散文《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20 世纪 50年代后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物研究。晚年所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中国文物研究目前的一项空白。沈从文凭一颗诚心,一支笔,用干净的文字塑造了纯美的湘西世界。他的作品,满是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纯粹。在充满焦虑甚至苦难的现实中,他笔下的世界,给我们的心灵开辟了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