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承德,有一片石头山,叫塞罕坝。黄沙经过这里吹进京津,危害着人们的生活。为了实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这一神圣使命,1962年,369名热血青年来到这里开始种树治沙。他们忍受零下40度的低温,睡马棚,听狼嚎。他们开展马蹄坑大会战,种活了516亩落叶松树苗,使荒原上长出了第一片绿林。他们的孩子,在这里吃莜面,喝雪水,啃咸菜,没有机会上大学。他们继承父母的使命,以每年六七万亩的速度植树,又种出了百万亩松林。那批热血青年的孙辈,听着祖辈的故事,大学毕业归来,为林场带来了新的科学技术,开启了塞罕坝新的篇章。60年间,三代人植树5亿株,使塞罕坝成为世界上面积优选的人工森林,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并荣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优选荣誉——土地生命奖。三代人的坚守与奉献,创造了人间奇迹。
写给小读者的话
世界上好看的地方
爸爸是个"大骗子"
重重困难
跟"神树"打招呼
大灰狼的故事
一个意料之外的早晨
突然出现的耗子
树和人一样
等待新绿
一个惊天的决定
飞来的花儿
考验
做塞罕坝的树
爸爸的腿
时光
望海楼呀,望海楼